海陸連接東盟的廣西近幾年進出口規模持續攀高,今年一季度出口總值再大增超過四成。
4月22日,廣西統計局發布,一季度全區生產總值6833.92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8%。GDP增速高于全國,尤其外貿表現比較亮眼。一季度,廣西外貿進出口總額1873.31億元,同比增長16.8%,其中出口1255.31億元,增長42.4%。
廣西社科院東南亞研究所副所長雷小華向第一財經表示,廣西進出口大增有幾個原因。第一,從宏觀來看,東盟國家經濟增速很快,中國和東盟友好關系和經貿合作總體呈快速增長的態勢,廣西作為對接東盟國家的一個主要的通道,所以它進出口大增。
最近幾年,中國與東盟經貿和產業合作更加緊密,東盟已經成為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在此背景下,廣西的進出口總額增長迅猛,規模持續創新高。
根據統計公報,2021年-2024年,廣西進出口總額分別為5930.63億、6603.53億、6936.49億和7563.89億,分別增長21.8%、11.3%、7.3%和9.4%,在全國的排名分別為第16位升至第13位。南寧海關在發布1-2月數據時介紹,今年1-2月在全國排名上升2位至第11位。
雷小華還表示,第二,從產品的種類來看,機械、電器相關行業增長非常快,應該居于首位。這可能與東盟國家發展基礎設施相關的行業增長快速有關,帶動了機械、電氣設備等相關設備需求的增長。
廣西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從出口商品構成看,工業制品出口同比增長35.0%,其中通用工業機械設備及零件、專業科學及控制用儀器和裝置、特種工業專用機械出口分別增長52.2%、41.3%、27.8%。
不過,廣西出口大增的因素不僅在東盟。雷小華認為,廣西出口大增的第三個原因就是市場的拓展更加多元化了。從公布的數據來看,廣西與非洲和歐盟增長得比較快,所以,這也是市場多元化拓展所帶來的一個結果。
廣西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從貿易方式看,加工貿易進出口206.17億元,同比增長63.4%;一般貿易進出口899.31億元,增長35.6%;邊境小額貿易進出口220.16億元,增長9.3%。從國別(地區)看,對非洲、歐盟、東盟進出口分別增長75.0%、67.6%、16.5%。
南寧海關公布的1-2月數據也顯示,東盟仍為廣西最大貿易伙伴,非洲市場增長最快。今年前2個月,廣西對東盟進出口628.5億元,增長14.3%,占50.1%。其中,對泰國、印尼分別增長62.2%、91.1%。同期,對非洲進出口103.1億元,增長138.8%。此外,對中東、歐盟進出口分別增長7.5%、91.3%。
幫企客致力于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財經資訊,想了解更多行業動態,歡迎關注本站。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