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4月27日消息,據報道,近日,廣東深圳一女子因衣物上沾有臭屁蟲(荔蝽)蟲卵,清洗后穿著仍出現皮膚過敏。
專家指出,每年3月底至4月初氣溫升高時,正值荔蝽產卵季,但蟲卵在衣物上難以孵化,母蟲在衣物上產卵多屬"失誤"或體力不支所致。
荔蝽遇襲時會從頭部腺體噴射惡臭毒液,其成分含蛋白溶解因子、神經毒因子等,接觸皮膚可引發灼傷、紅腫、瘙癢,若濺入眼睛甚至可能損傷角膜。毒液沾染物體后臭味持久,故得名"臭屁蟲"。
專家建議,發現荔蝽時切勿直接拍打,應戴手套或用容器轉移放生。
個體對毒液反應差異顯著:輕者用堿性肥皂清洗后3-5天可愈;重者可能出現硬塊或劇烈瘙癢,需及時就醫。
特別提醒,若毒液入眼必須立即沖洗并就診,就醫時最好攜帶蟲體照片或標本以便精準治療。春季戶外活動后,建議仔細檢查衣物避免蟲卵殘留。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