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華潤啤酒積極響應國家產業振興戰略,聚焦國產啤麥品質提升,聯合產學研多方力量啟動"國產啤麥品質提升及標準化種植質量保障體系研究"項目。...
華潤啤酒積極響應國家產業振興戰略,聚焦國產啤麥品質提升,聯合產學研多方力量啟動"國產啤麥品質提升及標準化種植質量保障體系研究"項目。該項目攜手國家大麥青稞產業技術體系、呼倫貝爾農墾等核心伙伴,通過三大創新舉措破解行業困境:一是建立科學種植標準體系,優化栽培技術方案;二是構建全流程質量管控機制,從種子到麥芽實現品質追溯;三是研發降本增效技術,提升農戶種植收益。這一戰略行動將有效降低我國啤酒原料對外依存度,預計未來三年帶動國產啤麥良種覆蓋率提升30%,種植成本下降15%,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促進農業現代化貢獻央企力量,真正踐行"釀造美好生活"的企業使命。
經過近兩年的努力,“國麥振興”項目在內蒙古、江蘇等產區設立的國產啤麥標準化種植試點基地,通過建立嚴格的質量標準與“優質優價”的訂單農業模式,成功解決了國產大麥產業鏈上的諸多難題。截至目前,華潤啤酒已在三大產區共完成24000畝國產大麥標準化種植的工作,收獲近21000畝優質國產大麥,其中呼倫貝爾農墾地區的標準化大麥種植面積已增加至12000畝。
“國麥振興”項目不僅提升了國產啤酒大麥的產量和品質,更為當地農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收益,有力地推動了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同時促進了整個大麥產業鏈的綠色發展,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雙贏。
在華潤啤酒成立30周年榮譽盛典上,國麥產品——“墾十四”的重磅發布,標志著“國麥振興”項目邁入了全新階段。
華潤啤酒始終積極踐行ESG理念,并將目光投向整個供應鏈,推動綠色包裝和物流運輸的革新。在綠色包裝領域,華潤啤酒致力于降低玻璃瓶、鋁制易拉罐、紙箱及塑膜等包裝材料的消耗,并聯合內外部科研機構,投入再生鋁、輕量化等技術的研發,有效推動包裝物減量化,拒絕過度包裝。
在物流和運輸方面,華潤啤酒大力推廣多式聯運方式,如采用鐵路運輸、海運等,減少長途運輸中公路貨車的使用比例,從而降低碳排放。
此外,公司還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對酒糟、廢酵母、廢酒花等副產品進行綜合利用,實現了高比例的回收再利用。如華潤啤酒與江南大學等院校合作開發的多種休閑食品,進一步提高了資源利用率。
在碳達峰、碳中和的宏觀政策下,華潤啤酒將ESG發展理念與企業發展深度融合,把綠色低碳納入公司的長期發展戰略中,以創新為驅動,打造了多個“碳中和工廠”和“綠色工廠”。其中,涼山、蚌埠兩家試點工廠通過“碳中和工廠”核證;5家工廠獲得國家級“綠色工廠”榮譽稱號;16家工廠獲得省級“綠色工廠”榮譽稱號;多家工廠獲得“省級節水型企業”稱號;武漢工廠、廣州工廠獲得“重點用水企業水效領跑者”殊榮。
為進一步落實“雙碳”戰略,促進釀酒企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2024年12月,華潤啤酒承辦了“釀酒企業低碳發展助力美麗中國建設交流會”,中國環境報社作為主辦方在會上發布了《啤酒行業低碳轉型與綠色發展——華潤雪花減污降碳進展報告》。《報告》從加強頂層制度設計、持續優化用能結構、探索智能低碳生產模式等方面,分享了華潤啤酒在“綠色樣本”打造上的實踐經驗。
會議重點介紹了華潤啤酒發布的《碳達峰行動方案》,包括持續降碳的8個重點方向、25項關鍵舉措;在用能結構優化上的最新成果;華潤啤酒制定的《水污染防治三年行動方案》和開展“變廢為寶”、“智能攔截”、“0秒相應”、“環境守護”等一系列攻堅行動,建立污水監測及預警平臺、開展數智化綠色低碳系列宣傳活動等等。華潤啤酒以自身實踐為樣本,引領釀酒企業攜手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
2024年尾聲之際,華潤啤酒更憑借在綠色低碳轉型、國麥振興等項目上的成果,斬獲多項權威大獎,彰顯出作為行業領先企業的擔當。
華潤啤酒堅定踐行"雙碳"戰略,以綠色發展引領行業變革。2025年,企業將加速綠色創新步伐,通過清潔能源替代、循環經濟模式、低碳釀造技術等核心舉措,打造全產業鏈可持續發展樣板。作為行業先鋒,華潤啤酒正構建從原料種植到生產運營的碳中和體系,推動行業綠色轉型,實現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雙贏,以切實行動詮釋"釀造美好未來"的使命擔當。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