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6點的貴陽,天光微亮,2025貴馬起點處已是一片沸騰。人群中,市民常羽裹著一件薄外套,手里攥著一塊手繪助威牌,踮著腳尖在熱身區尋找男友的身影。“他中簽那天,興奮得像個小孩,比中彩票還開心!”常羽笑著說。
她的男友是第一次參加馬拉松,報名半程項目后,便開啟了“嚴肅跑者”模式——平均兩天跑一次5公里,周末還會加練長距離。“他以前最多跑過10公里,這次直接挑戰21公里,我其實有點擔心。”常羽坦言。但看到男友認真備賽的樣子,她又忍不住驕傲:“他工作挺忙的,能堅持這么久,真的不容易。”

賽道旁的加油團
當發令槍響,常羽擠到賽道旁,大聲喊著男友的名字。“成績不重要,安全完賽就行!”她揮了揮手中的助威牌,上面畫著一顆大大的愛心和“你是最棒的!”幾個字。“等他沖線的時候,我一定要給他一個大大的擁抱!”
在助威團中,市民王婷格外引人注目——她不僅舉著手機隨時準備拍攝,脖子上還掛著一個哨子,時不時吹響為丈夫加油。“他去年參加過貴陽馬拉松,今年是‘衛冕之戰’!”王婷笑著說。她的丈夫今年51歲,是名副其實的“馬拉松老將”,跑過遵義、重慶、昆明等多地賽事,家里掛滿了完賽獎牌。

市民王婷為丈夫加油
“這次他的目標是跑進兩小時,但我跟他說,別給自己太大壓力。”王婷說。為了備戰,丈夫堅持“跑一休二”的訓練計劃,而她則成了最貼心的“后勤部長”——準備營養餐、提醒拉伸、甚至陪騎自行車當“移動補給”。“陪他跑了這么多比賽,我也快成半個專家了!”她打趣道。
當丈夫的身影出現在終點前最后500米,王婷立刻踮起腳揮手吶喊:“加油!最后沖刺了!”沖線后,她快步上前,遞上毛巾和水,眼里滿是驕傲:“看他跑得這么開心,我就覺得一切都值得。”
“媽媽!我給你留了巧克力冰淇淋!”賽道邊,6歲的王樂騎在爺爺肩上,小手揮舞得格外賣力。他的媽媽首次參加全馬,為此全家總動員組成了“超級助威團”。

參賽選手帶娃助陣
爸爸負責舉燈牌,爺爺當“人肉三腳架”,奶奶拿著專業相機抓拍,而王樂則堅守著一個甜蜜的約定:“媽媽說跑完全程就能吃冰淇淋,我特意選了最大份的!”當媽媽沖過終點,王樂立即掙脫爺爺的懷抱,跌跌撞撞地奔向終點。
“其實馬拉松最動人的從來不是成績。”賽事志愿者任飛燕深有感觸地說,“你看那些在終點相擁的身影,那些喜極而泣的瞬間,那才是真正的體育精神。”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高偉
編輯 李娟
二審 李劼
三審 覃淋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