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體結構與墻面地面
用空鼓錘輕敲墻面、地面,聲音清脆為正常,沉悶則可能空鼓(空鼓面積超20cm2需整改,否則后期瓷磚、涂料易脫落)。觀察墻面是否有貫穿性裂縫(尤其承重墻),窗邊、管道周邊是否有水漬(滲水隱患)。用2米靠尺緊貼地面,縫隙超過5mm需開發商找平(影響地板鋪設或地磚鋪貼)。
2、水電燃氣系統測試
打開所有水龍頭,測試水壓(水流過緩可能管道堵塞);關閉水龍頭后觀察水表是否轉動,防止暗管漏水。向地漏、馬桶倒水,聽水流聲判斷下水道是否通暢(堵塞時水流緩慢或有反味)。用驗電器檢查所有插座,指示燈全亮表示火線、零線、地線連接正確;開關面板是否松動,配電箱電路標識是否清晰。要求開發商提供燃氣打壓測試報告,并用肥皂水涂抹管道接口,無氣泡則無泄漏(漏氣會有刺鼻氣味,需立即通風并聯系燃氣公司)。
3、門窗與密封性
開關門是否順暢,門鎖是否靈活,貓眼是否清晰,門框與墻體縫隙是否用密封膠填實(縫隙過大影響隔音)。玻璃有無裂紋、劃痕,密封條是否老化(用手按壓邊緣,發軟或開裂需更換);關閉窗戶后,點燃香煙靠近窗邊,煙霧無偏移則密封良好。
4、防水與排水
封堵地漏后蓄水5cm,觀察樓下天花板是否滲水(需提前聯系樓下業主配合)。雨天驗收比較好,查看陽臺地漏排水是否及時,墻面有無水漬(排水不暢易導致積水倒灌)。
5、實測面積誤差處理
若實測面積比合同面積少,誤差≤3%,開發商退還差價;誤差>3%,業主可退房或僅補3%差價,超出部分由開發商承擔。若實測面積多,誤差≤3%,業主補足差價;誤差>3%,業主可僅補3%差價,超出部分產權歸業主且無需付費。
開發商延期交房,業主該如何維權
1、查看購房合同:合同中通常會對交房時間及違約責任有明確約定,明確開發商應承擔的責任以及業主可主張的權利,確定開發商延期交房是否構成違約以及違約的具體情形。
2、與開發商溝通協商:嘗試通過書面或面談等方式,要求開發商說明延期原因及預計交房時間,并保留好溝通記錄,包括聊天記錄、郵件、信件等。若開發商給出合理理由及解決方案,可協商確定新的交房時間及補償方案。
3、進行催告:若開發商沒有主動給出合理解決方案,業主可通過發送書面催告函的方式,要求開發商在一定期限內履行交房義務,并明確告知其逾期不履行將承擔的法律后果。催告函較好以快遞等可保留憑證的方式進行送達,以便留存證據。
4、向相關部門投訴:若協商無果,可向當地房地產主管部門、消費者協會等反映情況,請求相關部門介入調查和調解,促使開發商解決問題。相關部門的介入可能會對開發商形成一定的壓力,促使其盡快解決延期交房問題。
5、申請仲裁或提起訴訟:如果經過上述途徑仍無法解決問題,業主可以根據購房合同中的仲裁條款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在準備仲裁或訴訟時,要收集好相關證據,如購房合同、付款憑證、開發商延期交房的通知、與開發商溝通的記錄、催告函及快遞憑證、因延期交房造成損失的證據(如租房合同、租金支付憑證等),要求開發商承擔違約責任,如支付違約金、賠償損失等,若符合法定或約定的解除合同條件,還可要求解除合同,返還已付購房款及利息。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