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宜昌猴王焊絲智能工廠,機械臂精準層繞特種焊絲,其國內市場占有率如今已攀升至35% ,持續縫補產業鏈斷點;黑旋風鋸業4.8米巨型鋸片劈開巖層,礦山開采成材率躍升至92%;力佳科技每分鐘“吐”出320枚寬溫電池,打破國外壟斷,產品暢銷全球。這些“小而尖”的力量,勾勒出宜昌制造向“精微”掘進的生動圖景。作為長江經濟帶重要節點城市,宜昌正以專精特新“小巨人”為支點,撬動制造強市的戰略轉型。
梯度培育厚植沃土,精工制造筑基強鏈。宜昌深植“毫厘見真章”的工匠基因,構建“科技型中小企業—高企—規上高企—專精特新”四級培育體系,建立“千家創新型、五百家省級、百家國家級小巨人”的“151”培育庫。政策精準滴灌激發創新活力:對國家級“小巨人”給予60萬元獎勵并推行“免申即享” ,2024年企業服務專員解決難題850項,辦結率達90%;校企共建90家企業技術中心,研發加計扣除政策助力猴王焊絲產值突破3.5億元。如今,宜昌已培育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68家、省級497家 ,15家國家重點“小巨人”在裝備制造、生物醫藥等領域涌現30個“單項冠軍”,主導產品國內市場平均占有率高達35%。
鏈式創新激活生態,技術攻堅突破瓶頸。宜昌“小巨人”以技術節點打通產業鏈經脈:興發集團以有機硅為紐帶,吸引匯富納米等“小巨人”構建循環園區,物料利用率達96%;微特技術建立傳感物聯研究院,孵化220家科技企業;東土科技工業互聯網平臺為新宜化工植入“智能大腦”,打造國家級智能制造示范廠。在極限突破領域,黑旋風鋸業三十年磨一鋸,將鋸片基體從2.2米升級至4.8米,產品遠銷90余國;力佳科技十年攻關寬溫電池,耐受-40℃至125℃極端環境。技術登頂方面,宜昌人福藥業以130項專利成為亞洲最大麻醉藥企,產品出口50國;長機科技深耕齒輪機床50年,研發投入占比超年收入6%。這些創新實踐形成“小齒輪轉動大生態”的協同格局。
集群發展擘畫未來,精微之力撬動質變。宜昌立足“3 2”主導產業體系(化工新材料、生物醫藥、裝備制造 新一代信息技術、綠色低碳),推動專精特新基因融入產業集群血脈。隨著猴王焊絲車間鋼花飛濺、黑旋風鋸片切割巖層、力佳電池點亮全球的產業圖景鋪展,全市13家專精特新企業主導產品國內市場占有率突破50%。在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戰略引領下,宜昌正以千萬次毫厘間的技術突破,將“精微”之力轉化為產業躍升的澎湃動能。
從三峽大壩奔涌的長江水,見證著宜昌制造的韌勁與創新。當精工細作的“小巨人”成為產業鏈關鍵節點的“螺絲釘”,當單項冠軍在細分領域構筑“護城河”,宜昌制造的脊梁便在毫厘之功中日益堅挺。這座城市正以“十年磨一劍”的定力、“毫厘見真章”的匠心,書寫著從“制造”到“精造”的時代答卷。在長江之濱,一場以精微致廣大的產業變革正澎湃涌動,為制造強國建設注入強勁的宜昌力量。
稿源:荊楚網(湖北日報網)
作者:向旭東(宜昌五峰)
責編:丁楚風【責任編輯:何青】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