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李可 通訊員 徐曉萱
在建行菏澤巨野支行營業室的大堂內,一包焦黑的紙幣被放在了柜臺上。紙角卷曲泛黃,淡淡的焦糊味彌漫開來。一旁的張先生攥著衣角的手微微顫抖,額頭上沁出了細密的汗珠。原來,這些被火燒得面目全非的鈔票,是他省吃儉用積攢下來的養老錢,卻被不知情的孩子當成引火紙塞進了灶膛。
工作人員小劉輕輕接過這疊殘幣,焦黑的碎屑簌簌地落在防彈玻璃上。她小心翼翼地將每張紙幣鋪展開,隨后拿起專業鑒別儀,仔細核對防偽特征。“大爺您放心,只要符合兌換標準,我們一定給您換新錢。”小劉溫柔而堅定的承諾,讓老人緊鎖的眉頭稍稍舒展。
接下來,二十多張殘幣在驗鈔機下接受了反復核驗。經過一番嚴謹細致的工作,最終確認了580元的可兌換金額。當嶄新的紙幣遞出窗口時,張先生布滿老繭的手顫抖著,似乎不敢相信這一切:“閨女,這些錢真能要回來?”在得到小劉肯定的答復后,他從衣兜里掏出手帕,將新錢包了三層,才小心翼翼地揣進懷里。此時,他的眼角泛起淚光,連連向工作人員道謝。
這包曾被火舌肆虐的紙幣,在該支行員工專業細致的服務中重獲新生。防彈玻璃雖然在物理上隔開了銀行工作人員與客戶,但卻隔不斷金融服務的溫度。在規范與制度之外,該支行用耐心與專業守護著老百姓的“錢袋子”,讓金融不再是冰冷的數字,而是成為照進生活的溫暖光亮,生動詮釋了“金融為民”的服務理念。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