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落幕,無數考生開始規劃人生新篇章——旅行、學車、準備大學專業……但框架眼鏡或隱形眼鏡帶來的不便,讓“摘鏡”成為許多人的剛需。高考后的這段時間,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眼科醫院屈光手術治療中心迎來了“摘鏡”旺季。告別眼鏡束縛,以清晰視野擁抱未來,成為許多學子的迫切心愿。該院屈光手術治療中心主任季鵬提醒:近視手術并非“一勞永逸”,科學認知、理性選擇是關鍵。


手術安全嗎?
“一想到手術就害怕?其實現代近視手術早已告別‘刀光劍影’!”季鵬介紹,目前主流的激光類近視手術(如全飛秒、半飛秒)通過冷激光精準切削角膜,操作精度可達1微米(0.001毫米),相當于頭發絲的百分之一。
手術原理:激光僅作用于角膜表層,通過調整角膜弧度矯正屈光不正,整個過程僅需幾分鐘,且不涉及眼球內部結構,安全性高。
適合人群:年滿18歲、近視度數穩定2年以上、無嚴重眼病或全身性疾病者。
術后會反彈嗎?
"做完手術,近視會不會又回來?"這是許多考生和家長的擔憂。季鵬主任給出明確解答:"所謂‘反彈’在臨床上只是極少數現象。 對絕大多數人而言,近視手術意味著可以終身告別框架眼鏡或隱形眼鏡的束縛。"
術前嚴格篩查:排除度數不穩定、角膜過薄等風險因素。
對于即將進入大學、未來可能長期高強度用眼(如醫學、法學、計算機等專業)的學生,"季鵬介紹,"在設計手術方案時,醫生會前瞻性地預留約75度左右的遠視儲備(過矯)。這一‘緩沖區’,能最大程度抵消未來可能出現的輕微度數回退,守護長期穩定的清晰視力。"
術后護理:遵醫囑用藥、定期復查,避免過度用眼。
例外情況:若術后熬夜、長時間近距離用眼,仍可能因用眼習慣導致新度數,但這與手術無關。
術后視力都一樣嗎?
"是不是做完手術,大家都能擁有飛行員標準的1.5視力?"季鵬提醒大家要有科學認知:"每個人眼睛的‘天賦’不同,其所能達到的最佳矯正視力存在個體差異。 近視手術的理想目標,是幫助您恢復到術前通過眼鏡或隱形眼鏡矯正所能達到的最佳視力水平。"
季鵬特別強調:"如果術前戴鏡的最佳視力是1.0或1.2,那么術后視力達到1.5就是不切實際的期望。通過全面細致的檢查,充分了解自己的眼部條件、角膜狀況和預期能達到的視力效果。避免因期望值過高,術后產生不必要的心理落差。"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