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兒童眼健康領域,高度近視及斜弱視問題一直是備受矚目的焦點,它們不僅影響孩子的日常視覺質量,更對未來發展帶來諸多阻礙,而兩者的合并更是增加了治療的復雜性與緊迫性。
一例高難度復合手術——雙眼后鞏膜加固術聯合外斜視矯正術重磅出擊,為兒童的高度近視“踩剎車”,讓一名12歲少年的病理性近視進展得到延緩,遠離視網膜脫離等并發癥,同步矯正了外斜視改善美觀問題,提升了雙眼視功能,孩子告別自卑終于自信面對生活。
雙眼視力下降伴斜視,多年求醫無果
小唐(化名)的視力問題始于5年前,當時年僅7歲的他,雙眼視力漸進性下降,同時左眼出現向外偏斜的情況。父母帶他到外院檢查后發現是雙眼高度近視、共同性外斜視,遂為其配戴眼鏡矯正近視。
然而在此期間,小唐戴著厚厚的眼鏡仍看不清黑板,逐漸變得內向自卑。近視的度數不斷增長,矯正視力一直不理想,讓一家人愁眉不展。
為尋求更有效的治療方案,小唐在父母陪同下來到愛爾眼科四川眼科醫院,愛爾眼科四川省區副總院長、小兒眼科專家林江院長為其進行詳細的專科檢查。完善相關檢查后,小唐的眼軸測量結果顯示右眼29.03mm,左眼28.69mm,眼底呈典型的豹紋狀眼底,周邊網膜呈非壓迫白改變。綜合結果,小唐被診斷為“雙眼高度近視、共同性外斜視”并收治入院。
林院長指出,發現孩子高度近視,一定要定期做眼底檢查,監控視網膜健康,把黃斑病變、青光眼風險降到最低。 高度近視不是終,遵醫囑佩戴合適眼鏡或接觸鏡,配合后鞏膜加固等干預手段,改善眼底微循環,遠離嚴重并發癥。
運動別“踩雷”,跳水、蹦極、劇烈撞擊類項目要謹慎,避免因眼壓驟變引發視網膜脫離。多給孩子補充葉黃素、維生素C和深海魚,幫視網膜筑起抗氧化“盾牌”。心理支持同樣重要!孩子因視力自卑時,用科學知識消除他的焦慮,用鼓勵陪伴他自信成長。
林院長強調,請家長注意,眼軸就像眼睛的“生長尺”,每拉長1mm,近視度數可能增加200-300度,高度近視孩子更要重點監控!
高度近視孩子的眼軸已超出正常范圍,眼球像被“撐大的氣球”,視網膜變薄、視網膜變性、脈絡膜萎縮等風險增加,查眼軸就是給眼球健康“做安檢”!一旦發現增長過快,及時調整防控方案,阻止近視“野蠻生長”。
兩大疾病困擾,手術方案精準制定
林江院長及其團隊組織開展了MDT多學科會診討論,結合小唐年齡、屈光狀態、眼位、眼軸、眼底情況等因素,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進行深入的討論和嚴謹的評估。
病理性近視因后極部鞏膜進行性擴張、變薄,眼軸不斷延長,屈光度持續增加,可引發一系列病理性改變,導致不可逆性視功能損傷甚至致盲。林江院長指出,后鞏膜加固術是控制其進展的重要手術方式,通過機械性加固鞏膜、促進鞏膜新生血管網再生,改善脈絡膜視網膜血循環、刺激局部鞏膜等作用,延緩眼球擴張,改善眼部血液循環,從而避免不可逆性視功能損傷。
而針對斜視問題,兒童患者實施斜視矯正術恢復雙眼視軸平行,改善外觀,消除復視干擾,爭取恢復雙眼視覺,建立立體視。
林江院長手持檢查報告,以通俗語言向患兒家屬拆解專業術語,結合動態圖示演示病情演變及手術方案,詳盡說明手術風險與預期效果。家屬從緊繃狀態逐漸緩和,最終在充分溝通后簽署手術同意書。最終,林江院長團隊為小唐實施全身麻醉下的"雙眼后鞏膜加固術 左眼外斜視矯正術"聯合手術。
“睛”雕細琢的后鞏膜加固術
后鞏膜加固術其實“一術多式”,包括:四直肌間鞏膜加固術、鼻側鞏膜加固術、Y型或X型后鞏膜加固術單條帶后鞏膜加固術、加寬型后鞏膜加固術或伴黃斑加壓型后鞏膜加固術,以及不同術式的聯合手術。使用健康的同源異本鞏膜、闊筋膜、硬腦膜、牛心包片等作為植片材料。手術具體選擇何種術式、何種植片材料需經過醫生的判斷考量。
林江院長為小唐實施由Snyder和Thompson簡化的單條帶后鞏膜加固術,是經多項臨床研究驗證其安全性高、效果顯著,是目前應用最多的鞏膜加固術式。同時選用異體鞏膜,組織相容性較好且生物力學等參數與受體本身更為接近。鞏膜條帶放置到位是手術成功的關鍵,非常熟悉解剖,熟知肌肉及血管的走行方向,避免破壞肌纖維和血管,尤其渦靜脈。
豐富的臨床經驗與精準嫻熟的操作,林江院長將鞏膜條帶“安裝”到最適宜的位置,同步有條不紊的進行了外斜視矯正術,手術過程順利,手術很成功。術后小唐在醫護人員的精心照料和家長的呵護下恢復情況良好。
在眼科手術的毫米級精密領域,林江院長憑借精湛技藝,成功實施了一項高難度聯合術式。他以醫學的“溫柔筆觸”即穩定雙手與精準技法,為患兒脆弱的眼球后壁構筑起堅韌的加固屏障;同時,通過靈動的斜視矯正技術,巧妙矯正偏斜的目光軌跡,將其重新引向清晰視界的“正途”。這臺手術,不僅是對生理結構的精妙修復,更致力于讓患者未來的每一瞥凝望,都能重獲應有的清晰度與自信心。
術后視力眼位雙改善,生活迎來曙光
術后3個月小唐到院復查時,視力得到提升右眼矯正視力達0.6,左眼矯正視力達0.7;眼軸較術前來實現退軸,右眼28.96mm、左眼28.78mm(術前:右眼29.03mm,左眼28.69mm)。裂隙燈檢查顯示雙眼前節未見明顯異常,手術切口愈合良好,眼底情況穩定。
術后一年隨訪,小唐雙眼視力進一步提高,矯正視力均提升至0.8(術前戴鏡視力均為0.5),視力顯著提升,眼位正位,視功能得到了明顯改善,右眼眼軸29.01mm、左眼眼軸28.73mm(術前:右眼29.03mm,左眼28.69mm),手術成效斐然,患者及家長都非常滿意。
高度近視與斜視不容忽視,早干預早受益
“復合手術實現‘一術雙治’”,林江院長總結道,“后鞏膜加固術有效延緩了近視的病理性進展,斜視矯正術,則同步重建了雙眼視覺的協調性,避免了二次手術的風險,也減輕家庭負擔。”這種聯合手術模式,為像小唐一樣飽受高度近視與斜視雙重困擾的患者帶來了新的希望,助力他們改善視力、提升生活質量,擁抱清晰自信的未來。
林江院長特別指出:12歲前是兒童眼球與視力發育的關鍵期。一旦錯過這一黃金階段,視覺發育可能受阻。家長務必重視孩子視力健康,定期進行眼科檢查。未近視兒童建立屈光檔案,定期監測;近視兒童則需及時進行視力矯正,進展性近視更是需要及時調整方案。若發現視力異常,特別是高度近視伴斜視的情況,必須及時干預,以防造成更嚴重的視覺損傷。
《近視管理白皮書(2025)》截取
無論先天遺傳還是后天不良用眼環境的影響,近視都可能導致眼軸異常延長,進而誘發眼底病變及斜視,嚴重影響孩子的視覺質量和外觀形象。因此,“早發現、早干預、早治療”是守護兒童眼健康的核心原則。
當科技與匠心相遇,一場顯微世界的“雙重守護”正在上演:為延展的眼球加固生命的韌性,為偏移的視界重塑對稱的詩意,讓孩子的每一次凝視,都成為與美好世界的溫柔相擁。
通過早期篩查、科學干預和定期監測,可有效控制近視進展、治愈斜弱視,為孩子的未來奠定健康基礎。家長應樹立“防重于治”理念,從學齡前開始建立視力檔案,共同守護孩子的清晰“視”界。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