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貴州網訊(本網記者 程曦 彭典) “做中國的原創故事,并通過兒童繪本的形式講述中國故事、傳遞中國文化,讓世界‘聽得懂’且‘喜歡聽’,這是我們蒲公英童書館一直以來堅守的信念和方向。”6月18日,在第31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貴州展區,蒲公英童書館創始人、總編輯顏小鸝分享了童書館的一路走來。

在貴州展區的少兒圖書專區,觀眾駐足翻看
在貴州展區的少兒圖書專區,不少觀眾駐足翻看。今年圖博會,顏小鸝帶來了30多種兒童繪本,大都是蒲公英童書館的原創童書,在國際市場很受歡迎。有的輸出到美國、英國、法國、荷蘭、波蘭、加拿大和俄羅斯等國家,有的輸出到韓國、越南、馬來西亞、阿根廷等“一帶一路”、東南亞周邊的一些國家。
為什么蒲公英童書館的原創童書能夠“走出去”還能實力“吸粉”?顏小鸝認為,是因為表達能力在不斷地提升。
“過去,國內的一些畫家不理解他們畫的很多東西為什么外國人不喜歡,其實就是過去的圖畫書說教意味很重,且在敘事能力、語言轉換等方面有問題,例如文圖不搭,插圖沒有圖像敘事能力,很難與國際話語體系對接。”經過多年的摸索,顏小鸝的團隊發現,很多外國人對中國的旗艦物種和民間故事都是非常感興趣的,但是由于文化差異等原因,導致看不懂,更理解不了。

蒲公英原創精品《我愛媽媽,我愛爸爸》《放屁恐龍偵探蛙》
這些年,蒲公英童書館一直在學習和實踐,并逐步掌握了面向國際舞臺講述中國故事的有效方式。
“我們努力摒棄過去的說教,讓文字與圖畫共同敘事,增加趣味性;我們堅持與本土杰出藝術家合作,挖掘優秀青年創作者,希望出版既能展現中國獨特的文化精髓,又能引發全球兒童情感共鳴的作品。”顏小鸝說。

顏小鸝說,“將中國故事講給世界聽”是她們一直秉持的使命
數據統計,自蒲公英童書館成立以來,已成功向美國、法國、加拿大、俄羅斯、波蘭、韓國等20余個國家和地區輸出70余冊優秀中國原創圖畫書,語種覆蓋廣泛。其中,“中國優秀圖畫書典藏系列”中的20余本圖畫書已分批次輸出美國;“中國旗艦物種系列”成功進入法國和荷蘭市場。
特別是由著名教育學家朱永新與華人藝術家、插畫家郁蓉聯手創作的《我愛媽媽,我愛爸爸》于2024年實現8國11個語種的版權輸出,成為蒲公英推動中國文化“走出去”的重要里程碑。
6月18日,第31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開幕當天,多國出版社代表與蒲公英童書館現場簽署版權輸出意向協議,依托優質內容,蒲公英童書館的國際影響力進一步拓展。

多國出版社代表與蒲公英童書館現場簽署版權輸出意向協議
“每個國家圖書輸出的發展軌跡相似,都經歷‘從引進來,到走出去,再到被喜愛’的過程,蒲公英的成果其實也是多次嘗試和探索的回饋。”談及原創圖畫書輸出的經驗,顏小鸝表示,蒲公英童書館從引進的圖書中學會了國際化表達,在摸索中找到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的門道。
做中國的原創故事,并努力將中國的故事講給全世界的讀者聽,使他們聽得懂且喜歡聽,這是蒲公英童書館一直以來堅守的信念和方向。顏小鸝說,未來蒲公英童書館將繼續推動承載中國文化精髓的原創童書走向世界,實現從“走出去”到“被喜愛”的跨越,為全球兒童閱讀注入中國故事的溫暖力量。
一審:羅亞楠
二審:李柏杉 袁小娟
三審:李蓓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