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Labubu“霸占”了各大社媒平臺熱搜榜,這個中國潮玩品牌泡泡瑪特旗下核心IP形象,火出了圈。
記者采訪了杭州部分學校發現,這段時間在初中生、高中生中,Labubu可以稱得上是“人氣王”。采荷實驗學校老師勵仕杰發現,學生們大多很愛Labubu,“它的走紅和時代審美、不同群體的心理特征等都有關系,比如Labubu長得有喜感、沒有攻擊性、色調舒緩,特別讓人放松。”
錢江外國語實驗學校社會老師萬旺也注意到,班上不少學生課間話題的中心就是Labubu。為此,他特意上了一堂理性消費課。
課堂上萬老師先拋出一個問題:“你們為啥這么喜歡Labubu?”一位女生回答,喜歡它“萌萌”的外形;另一位女生說,漲價前買過一只很大的Labubu玩偶,現在升值好幾倍,這讓她有了“炒”Labubu的念頭……
上課前萬老師做了不少功課,他發現部分限量款Labubu盲盒,溢價曾超20倍。課堂上,他把這背后的商家營銷策略、黃牛和二手市場的關系等向學生作了簡單介紹。“我并不反感學生買盲盒,這可以作為童年的美好回憶,但跟風就不好了。我和學生約定,不能在同學間進行轉賣。”
勵老師同樣覺得,盲盒背后有一些“隱形陷阱”需注意,如為了收集,持續投入錢、投入時間,并形成攀比;盲盒的“不確定性”,會讓青少年形成類似賭博的心理。“我們要讓學生了解盲盒、潮玩的營銷機制,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價值觀。”勵老師說,“此外,Labubu的流行反映了學生一些未被滿足的情感需求,如壓力宣泄、個性表達、渴望同好等,學校、家庭、社會應特別關注、及時溝通,給予愛和支持。”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