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牛振華
5月20日,《民營經濟促進法》正式施行,為民營經濟主體參與國家科技項目攻關、加強創新人才培養、加大創新成果知識產權保護等提供了法治保障。泰安市稅務部門圍繞支持民營企業科技創新,積極落實稅費優惠政策,強化合規經營輔導,助力民營企業做大做優做強。
民營企業向“新”而行,系列政策舉措是發展“定心丸”,也是創新“助推器”。走進特變電工昭和(山東)電纜附件有限公司的智能車間,數臺無人叉車在車間內穿梭,自動將貨物送至空貨位進行入庫存儲,而出庫時庫管員只需通過手持終端就可下達出庫指令,所需貨物便可自動轉運至出庫分揀區。
“智能庫管系統上線后,只需2個人就可以完成整個倉儲作業,工作效率提升了8倍,智能倉儲貨架也把貨位從324個增加到了928個,整個空間利用率提升了1.4倍。”在該公司財務負責人周冠杰看來,智能庫管系統的成功上線與稅費優惠政策息息相關。“僅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一項,2024年企業就享受優惠1100多萬元,而今年預計可達1500多萬元,稅收優惠的持續加力,讓我們的研發信心更足,生產線也將更加智能。”周冠杰說。
據了解,針對企業科技研發的實際情況,新泰市稅務局依托稅收大數據,構建全流程動態風險監控體系,通過采集企業申報、開票、資金流等數據指標,建立行業化管理指標模型,采用提前介入等方式,強化研發費用歸集輔導,幫助企業厘清政策口徑,了解研發費用歸集偏差、優惠政策適用錯誤可能遇到的風險,助力企業準確、高效地享受稅費優惠政策。
目前,民營經濟主體正成為創新的主力軍,在他們勇于創新的同時,守法合規經營成為了民營經濟行穩致遠的“必答題”。“做生意就是要以誠信為本!納稅信用好,不僅在辦稅繳費的過程中可以獲得更多的便利,也讓我們贏得了更多客戶的信任,成為公司招攬合作對象的‘金字招牌’!”山東長宇新材料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張英說。
山東長宇新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研發生產真空蒸鍍柔性材料的企業,是省級制造業單項冠軍,產品遠銷越南、印度、韓國、澳大利亞等國家。作為深耕材料行業十余年的企業,要想持續提升出口競爭力,就要在產品創新上下功夫,而加強產品創新,資金投入很關鍵。“2024年以來,我們憑借良好的納稅信用,已經通過‘快審快辦’綠色通道辦理出口退稅270多萬元,并將這些資金用于升級改造配套冷卻系統和分切設備,對提升公司產能、搶占國外市場幫助很大。”張英表示。
為護航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助力民營企業以稅增信、以信換“金”,東平縣稅務局組建專屬服務團隊,通過實地走訪定位企業管理短板,整合企業歷史稅費數據,為企業量身打造動態化信用檔案,運用監控系統,對企業開票、申報數據進行深度分析,一旦發現涉稅風險指標異常,及時發出納稅信用評價預警提醒,助力企業合規經營、健康發展,讓優質納稅信用成為企業長遠發展的“金名片”。
當前,政策紅利正讓更多民營企業蓬勃發展,也讓更多創新產品抓住了產業發展的風口。泰安市稅務部門將繼續不折不扣落實稅費優惠政策,提升稅費服務水平,幫助廣大民營經濟主體輕裝上陣、增強活力,進一步發揮穩就業、穩企業、穩市場、穩預期的重要作用。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