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防范債務風險,加大力度解決政府拖欠企業賬款問題,云南今年的新增專項債分配有了明顯變化,資金更多投向當地市縣政府解決拖欠企業賬款及隱性債務化解等領域。
根據近期公開的《云南省人民代表大會財政經濟委員會關于云南省2025年省本級財政專項預算調整方案(草案)的審查結果報告》(下稱《人大審查報告》),云南今年收到財政部下達的全年新增專項債務額度為955億元,此次預算調整修改了這一巨額資金投向:其中用于項目建設的新增專項債額度從年初500億元壓減至230億元,幾乎腰斬;新增了一項用于解決政府拖欠企業賬款支出方向,金額為356億元;將年初用于補充政府性基金財力的200億元增至369億元,這筆資金用于支持各地統籌用于隱性債務化解、部分PPP存量項目建設和解決拖欠企業賬款。
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已經成為當前落實積極財政政策的重要抓手,是政府拉動投資最直接、最有效的政策工具之一。其中,新增專項債資金主要用于項目投資,投向市政和產業園基礎設施、交通基礎設施、醫療等社會事業等領域。
不過,去年底國務院通過專項債“負面清單”管理方式,擴大了地方專項債資金投向,其中,今年還安排部分資金消化地方政府拖欠企業賬款,化解存量隱性債務等。各地則根據當地實際情況來安排專項債資金具體投向。
根據云南財政廳公開的2024年省級預算調整報告,2024年當地新增專項債831億元中,用于補充政府性基金財力(234億元)占總額比重約28%。而剩余超七成資金預計主要用于項目建設。而2025這一投向剛好相反。
從上述云南今年新增專項債資金投向來看,955億元資金中用于項目建設僅230億元,占比約24%;而用于解決拖欠企業賬款、隱性債務化解、部分存量PPP項目建設合計約725億元,占比約76%。
目前全國其他省份中,湖南也公開了今年當地新增專項債額度具體用于項目、解決拖欠企業賬款等分配情況。根據近期湖南公開披露的當地今年全年新增專項債資金投向,其中,投向項目建設的額度占總額比重近六成,剩余約四成資金則用于解決拖欠企業賬款、存量隱性債務化解等。
中央財經大學教授溫來成告訴第一財經,云南今年將更多資金投向了解決拖欠企業賬款等,可能跟當地拖欠企業賬款等相對嚴重,地方拿出更多資金解決這一問題。雖然政府將專項債資金直接投向項目能直接拉動投資帶動經濟發展,但政府將更多資金投向解決拖欠企業賬款,也能夠解決政府拖欠國企、國企拖欠民企等“連環欠”問題,這對解決當前有效需求不足問題效果更好,暢通經濟循環。
根據上述云南《人大審查報告》,此次云南省用于解決地方政府拖欠企業賬款的356億元和用于補充政府性基金財力的369億元,全部由省級轉貸給州(市),以支持各地統籌用于解決拖欠企業賬款、隱性債務化解、部分PPP存量項目建設等。
一位云南地方財政人士告訴第一財經,當地已經收到部分用于解決拖欠企業賬款專項債額度。
云南省人大財經委建議,云南圍繞全年隱性債務化解和清償拖欠企業賬款目標,聚焦高息非標融資、定融以及有利于“連環清”的關鍵環節,加強債券資金穿透式監管,堅決杜絕截留挪用,通過債務置換優化債務結構,確保完成全年隱性債務化解任務,確保拖欠企業賬款只減不增。
除了上述新增專項債支持化債外,去年10月全國人大常委會批準地方新增6萬億元再融資專項債用于化解存量隱性債務,其中云南獲得的額度在全國也相對靠前,合計約2600多億元。
中債資信企業與機構部負責人孫靜媛認為,傳統清欠政府拖欠企業賬款依賴地方自有財力,常因地方財力緊張陷入僵局,而以地方政府專項債的形式向企業注入流動性,短期內可以快速緩解企業的資金壓力,避免債務問題向產業鏈蔓延,創造更好的區域營商環境,為經濟“活血”效果顯著。此外,通過省級人大審批預算調整、資金用途公開披露,強化了資金使用的規范性與透明度,此舉既約束地方政府隨意拖欠行為,也倒逼其建立長效清償機制,防范新增拖欠。
云南省地方債務風險總體安全可控。根據云南省財政廳數據,截至2025年4月末,全省政府債務余額達到16798.5億元(一般債務7286.3億元,專項債務9512.2億元),嚴格控制在我省2025年政府債務限額19724.4億元內。
上表來自云南省財政廳
幫企客致力于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財經資訊,想了解更多行業動態,歡迎關注本站。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