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政策利好落地反成“利空兌現”,市場情緒逆轉 5月7日,中國央行宣布“雙降”(降準0.5個百分點 降息0.1個百分點),釋放超萬億元長期流動性,疊加中美重啟貿易談判的積極信號,市場本應迎來狂歡。然而,內盤滬銅與LME倫銅卻雙雙走跌,滬銅主力合約今日盤中一度大跌超過700元/噸,回歸到77000元/噸一線;LME銅價盤中跌破9400美元/噸。 “利好出盡”效應發酵:市場對降準降息早有預期,政策落地后部分投資者選擇在高位獲利了結,導致資金短期撤離大宗商品市場。 政策效果存疑:盡管流動性寬松利好實體經濟,但政策傳導需要一段時間;疊加現階段銅市供需兩弱的局面,短期內難以有大的改善,削弱了市場對銅需求回升的信心。 二、美聯儲“鷹影”籠罩,美元壓制銅價反彈 盡管中國釋放寬松信號,但美聯儲近期表態再次擾動全球市場。當地時間5月7日,美聯儲最新的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貨幣政策會議紀要顯示,美聯儲決定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繼續維持在4.25%至4.5%之間。這是今年1月以來美聯儲連續第三次維持利率不變。 美元計價壓力:美元走強直接抬升以美元定價的銅進口成本,抑制新興市場需求。 資本回流風險:美聯儲鷹派立場加劇新興市場資本外流擔憂,銅作為風險資產首當其沖。 三、貿易談判“明喜暗憂”,供需矛盾未解 中美貿易談判雖釋放緩和信號,但市場對長期博弈的擔憂未消。歐盟同步威脅加征關稅,全球供應鏈不確定性升溫。 需求端疲軟:國內電網、地產等傳統用銅領域需求增速放緩,而新能源轉型需求尚未形成規模支撐。 庫存隱憂:盡管滬銅社會庫存短期下降,但煉廠年末增產預期疊加下游剛需采購,庫存壓力或再度回升。 后市展望:銅價或延續震蕩,關注兩大轉折點 政策博弈:若美聯儲年內釋放明確降息信號,疊加中國穩增長政策加碼,新能源端持續發力,銅價或重返上行通道。 貿易局勢:中美歐關稅爭端若實質性緩和,將修復全球供應鏈預期,提振工業金屬需求。 結語 銅價大跌背后,是政策、貨幣與供需三重力量的激烈角力。投資者需警惕短期情緒波動,中長期緊盯全球宏觀政策轉向及綠色經濟需求釋放節奏。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