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縣古州鎮平安路一處清淤現場,南方電網公司搶修人員幫助挖機司機捆扎掉落的通訊線,便于開展清淤工作。林世禎 攝
7月3日11時36分,隨著榕江縣七街1號變最后一塊用戶受損電表更換完畢,經受了兩次洪峰影響的貴州省三縣全部恢復電網供電。
6月24日以來,貴州遭遇持續強降雨天氣,黔東南、黔南等地區出現特大暴雨,引發洪澇、泥石流等次生災害,部分縣區、鄉鎮遭遇洪水襲擊,榕江、從江、三都三縣電力基礎設施受損嚴重,累計造成20萬余用戶用電受到影響。
面對嚴峻的防汛形勢,南方電網公司迅速啟動應急響應,組織2.5萬余人次電力搶修人員奔赴一線,爭分奪秒開展搶修復電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用電需求。
聞“汛”而動 電力鐵軍沖鋒一線
據統計,此輪強降雨共造成貴州電網10千伏及以上線路跳閘超過200條,倒桿斷線400余處。
災情發生后,南方電網公司立即啟動防汛II級應急響應,成立抗洪搶險保供電指揮部,統籌調配全省電力應急資源,組建黨員突擊隊、青年搶險隊奔赴受災最嚴重的地區,日夜奮戰搶修復電一線,同時與交通、應急等部門聯動,共同高效推進搶修工作。
“從江需要400余名搶修人員進行支援”“榕江需要大型抽水設備40臺”一個個需求從災情前方傳遞出來,立即化成南方電網搶險指揮部的部署和行動。
6月24日,一支緊急救援隊伍攜帶1臺照明燈塔,1臺無人機照明設備以及20余件手提探照燈,有力地保障猴子河特大橋搶險救援行動。

洪災期間,貴州電網公司工作人員在黔南州冒著大雨進行電力設施搶修 徐錦豪、李京攝。
6月25日,在塌方阻隔的三都縣重災區,一場“空運”行動悄然展開。都勻三都供電局協調直升機飛行4個架次,將9名供電搶修精銳力量以及衛星通信設備、無人機、油鋸等關鍵裝備精準投送至都江鎮孤島區域,為前線指揮和搶修打通信息命脈。
“時間就是生命,保電就是保民生!”南方電網公司搶險指揮部下達死命令:水退到哪里,電就通到哪里,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基本用電需求。
終于在6月27日19時08分,隨著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縣萬都小區1號配電房三號變壓器合上開關,該小區15棟住戶逐漸亮燈,受洪澇災害影響的貴州省榕江、從江、三都實現群眾用電恢復正常。
至此,從6月24日以來,截至6月27日,南方電網公司共調集搶修人員5000余人、大型排澇車30臺、應急發電車182臺、應急發電機578臺參與了第一次洪峰過境三個縣的復電搶修工作。
黨員爭先 抗洪救災沖鋒在前
在災情嚴重的榕江縣抗洪搶修復電一線,南方電網貴州電網公司33個黨員突擊隊、507名黨員堅守在受災最嚴重、搶險最困難、群眾最需要的地方,全力以赴,沖鋒在前,想盡一切辦法,在“水退、人進、電通”中奮勇爭先,力爭在最短時間內恢復供電,以實際行動彰顯黨員風采。
“我是黨員,我先上!”6月25日,在10千伏忠濱線搶修現場,由15人組成的銅仁玉屏供電局搶修隊正緊握高壓水槍開展地面清淤工作。搶修隊現場負責人李澤輝站在了隊伍的最前面。
6月28日洪峰再次過境榕江,當天上午9時,正在榕江縣富民小區開展搶修復電的南方電網貴州貴陽供電局黨員突擊隊隊員岑勇、侯長茂突然收到緊急避險通知。“將有新一輪過境洪峰,請所有人員及發電車立即撤離至縣城高處避險?!?/p>
“我們所有搶修人員和應急保電車輛1小時就完成了安全撤離,但這也意味著富民小區居民家里亮著的燈將熄滅?!痹诒茈U期間,岑勇和侯長茂沒有停下工作腳步。為了更精準掌握富民小區5棟樓15個單元共1000余戶居民的用電情況,岑勇和侯長茂開始不停地打電話與社區居委會進行對接。

6月25日,南方電網貴州都勻三都供電局員工在泥濘中徒步向孤島都江鎮進發送衛星電話。
“在打了20多個電話后,終于通過居委會,與連日來因通信不暢未能聯系上的小區電工通上了電話,掌握到有關小區電力設施設備的詳實數據,為永久性復電做好充足準備?!贬乱贿吢撓祿屝尬镔Y,一邊規劃復電方案——位于小區地下室的6臺變壓器、近2公里長的線路已完全損壞,不能再用,建設高于小區路面的臺架式變壓器,可保障汛期再次到來時小區用電安全穩定。
“洪水雖會反復,但搶修復電不能停?!焙铋L茂說,在緊急避險期間,還通過與來自遵義、畢節、安順等5個地區供電局的應急發電車隊伍保持密切聯系,確保水退后能第一時間接入應急發電車進行送電。
6月29日凌晨,16基電桿、6臺柱上變壓器、2.4千米線路等物資陸續運送到位,為永久性復電施工做好準備。6月29日早上8點,5輛應急發電車提前1小時完成接入,富民小區再次實現戶戶亮燈。
科技賦能 打好防汛救災“主動仗”
貴州榕江、從江、三都三縣遭遇兩輪特大洪水,電力設施嚴重受損,數萬用戶用電告急。面對這場與時間賽跑的生死較量,南方電網公司以雷霆之勢,充分發揮“全網一盤棋”優勢,統籌全網資源,重裝重兵千里馳援,特別是以科技為刃、協同為盾,在泥濘中開辟出一條條“光明通道”,用“智慧電網”筑起抗洪保電的鋼鐵防線。
“航線已規劃完畢,立即起飛,開展自主巡檢?!?月29日13時25分,在三都水族自治縣,一架展翼約4米、裝載激光雷達的大型固定翼無人機正對受災的三白、白江、響江共三條35千伏線路進行勘災和故障排查,計劃飛行35公里。
“相較于小型多旋翼無人機,該無人機能在復雜的天氣和地理條件下,第一時間掃描線路全線、回傳故障點詳細情況,巡檢效率提升了3倍,為精準消缺提供了有力依據?!辟F州電網公司智能作業中心數據采集員羅祥說,作為這場搶修復電行動的“空中天眼”,它憑借長續航、速度快的優勢,對電力設施受損嚴重、道路與通訊中斷的區域開展精準作業。
“空中天眼”巡檢效率高的背后,源于一套適配輸電線路的AI大模型數據分析系統。在相隔三都約190公里的貴州電網公司智能作業中心生產指揮大廳,大屏上清晰顯示著實時的氣象、地質等10余類外部動態數據及線路故障信息。貴州電網公司智能作業中心值班長蒲陽說?!拔覀兝萌S數字化模型自主研發了輸電缺陷識別算法集群,通過對比分析無人機采集到的圖片,可精準識別線路故障點和缺陷類型,準確率達85%,單圖識別效率相較傳統人工分析提升了5倍。”

南方電網公司搶修人員在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縣常馳小區開展坑洞開挖作業,為栽立電桿做準備。張宇慧 攝
與此同時,在貴州電網應急指揮中心的大屏上,“應急一張圖”實時顯示全省輸電線路和變電站信息。
“‘應急一張圖’接入了氣象部門實時降雨、風速動態熱力圖等數據,通過它可密切關注現場安全風險信息,強化應急組織指揮、應急預案支撐、輔助指揮決策等多個方面,提升應急工作實效性。”貴州電網公司電科院副總經理張迅說,自6月28日貴州電網公司發布防風防汛Ⅱ級響應以來,共監測到氣象預警數53條、故障信息百余條,精準匹配搶修隊伍241支、應急隊員5586名,依靠科技賦能,快速準確地進行搶修復電。
洪水無情,人間有愛。在這場與自然災害的較量中,南方電網的電力鐵軍用專業與堅守詮釋了“人民電業為人民”的宗旨。無論是徒步泥濘、跋山涉水的搶修隊員,還是高空作業的無人機飛手,又或是幕后坐鎮指揮的技術專家,他們共同筑起了一道堅實的“光明防線”,迅速地保障了群眾的生產生活。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張秀云
編輯 劉力維
二審 王淑宜
三審 岳振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