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50歲的李先生捂著胸口,額頭滲著汗珠,在家人攙扶下踉蹌著走進北大醫療魯中醫學中心(總院)淄博院區(淄博經開區醫院)急診科。彼時,一場與死神的“生死競速”在搶救室里正式打響。
抵達醫院后,急診預檢分診護士第一時間啟動胸痛患者綠色急救通道:一邊迅速通知急診值班醫師,一邊以最快速度引導李先生進入搶救室,同步完成心電圖、生命體征監測等關鍵檢查,為后續搶救爭取到寶貴時間。

該院急診科主任、主任醫師寇金柱聞訊立即趕到現場,憑借多年臨床經驗全面評估病情。接診護士同步為患者實施心電監護、吸氧并開通靜脈通路。
就在心電圖檢查的關鍵時刻,李先生突然意識喪失,呼喚無反應,心電監護屏幕上赫然顯示“室顫”波形——這是心臟驟停的危急信號!
“立即心肺復蘇!”寇金柱當機立斷,俯身對患者展開精準有力的胸外按壓。與此同時,護士李亞竹已熟練完成除顫前準備。“準備電除顫,非同步雙相200焦!所有人離開病人!確認安全!除顫!”隨著指令下達,電流瞬間通過患者身體。
電除顫成功后,監護儀上雜亂的室顫波形逐漸轉為規律的竇性心律,李先生緊閉的雙眼緩緩睜開,意識開始恢復。
考慮到患者病情,醫護團隊乘勝追擊,與家屬充分溝通后啟動溶栓治療。30分鐘內,團隊分秒必爭調配藥物、嚴密監測生命體征。隨著李先生緊皺的眉頭逐漸舒展,胸痛癥狀明顯緩解;心電圖顯示ST段顯著回落,心肌酶指標符合預期上升——一系列關鍵指征標志著溶栓治療獲得成功。

目前,李先生已康復出院。回憶起搶救時的場景,他的妻子仍難掩激動:“當時我們都慌得六神無主,是你們把他從‘鬼門關’拉了回來!救命之恩,我們一輩子都忘不了……”
此次救治,不僅展現了患者家屬與醫護團隊的高度信任,更凸顯了中心(總院)在急危重癥領域高效的應急響應機制與卓越的綜合救治實力。(崔麗麗 勾翠華)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