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炎炎夏日,酷暑難耐。玩水、游泳對于人們來說,是很有吸引力的。這個時候,泡在水里,遠比悶在屋里來得自在。尤其是農(nóng)村地區(qū),大多數(shù)家庭沒有空調(diào),悶熱的天氣令人難受。而一抬頭,就是河流水庫,很難忍住不到水里涼快涼快。
只是,水里雖然涼快,一不小心容易溺水。每年這個季節(jié),各地溺水事故不時發(fā)生。加之暑假到來,原本在學校集中管理的孩子撒到各個村、社區(qū),大量的時間自由支配,溺水風險隨之攀升。
因此,暑期防溺水一直是各地一項重要的安全工作。政府統(tǒng)籌,人防、技防相結(jié)合,教育、水務、公安等部門和屬地各司其職,分頭做好安全教育、危險提示、巡邏、救治等各方面工作,目的就是盯住人和風險水域,不讓這兩個方面產(chǎn)生交集,有效隔絕風險。隨著新技術(shù)的發(fā)展,AI監(jiān)控、無人機巡邏等新手段也被用到了防溺水場景里。更加高效精準地做到了及早預警、及早干預,有效減少了安全事故的發(fā)生。
這些工作當然是十分必要的。織牢安全保護網(wǎng),才能讓意外事故最大程度減少。只不過,防溺水并不是讓人們不接觸水,意識到溺水的風險也不是讓孩子們畏懼水。在排查排除風險盲區(qū),做好風險預防的前提下,各地還應該努力創(chuàng)造條件,讓人們有水域可以游泳,可以嬉戲玩鬧。比如,設置一片安全水域,配備相應的救生設備,安排專門的救生人員,在規(guī)定的時間,讓人們可以在水里涼快一下,或許更為科學,更受歡迎。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評論員 蔣葉俊
編輯 金妮
二審 伍少安
三審 蔣葉俊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lián)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