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的關稅達摩克利斯之劍再度高懸于全球各經濟體和市場之上。據新華社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7日表示,將從8月1日起分別對來自日本、韓國等14個國家的進口產品征收25%至40%不等的關稅。
今日亞太各主要股指對此反應相對平淡,仍整體維持漲勢,但匯率紛紛走低。隔夜美股美債再度遭遇拋售,美元近期反彈但仍被看空,避險情緒重燃促金價V型反轉。
亞太主要股指仍上漲
亞太股指今年上半年整體表現強勁。上半年收官時,日經225指數曾自1月以來首次突破4萬點大關,MSCI亞太股票指數(除日本)也一度觸及2021年11月以來的最高水平。
周二,美國擬加征關稅的消息,暫時并未像4月那樣沖擊亞太股市。亞太早盤,日本日經225指數上漲0.36%,東證指數上漲0.31%。韓國Kospi綜合指數上漲了0.44%,小盤股Kosdaq指數上漲0.19%,韓華宇航、現代重工漲超1%,三星電子績后小幅高開0.6%。
澳大利亞標準普爾/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200指數微跌0.44%。今日稍晚,澳大利亞聯儲預計將結束為期兩天的政策會議,宣布將基準利率下調25個基點至3.6%。
富時新加坡海峽指數開盤漲0.18%,報4039.06點。
日本長債收益率延續昨日漲勢,30年期日債收益率漲6個基點至3.025%,20年期日債收益率漲5個基點至2.475%。
香港恒生指數開盤漲0.17%報23927.53點,恒生科技指數漲0.28%,恒生中國企業指數漲0.22%。上證指數同樣高開0.04%,創業板指跌0.03%。先進封裝、存儲器、半導體、電力題材走強;光伏玻璃、CPO、金融科技、中船系、算力概念股走弱。
對于特朗普加征關稅威脅,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林芳正表示,日本和美國正在進行關稅談判但尚未達成協議;將竭盡全力減輕美國關稅對國內產業和就業的影響。韓國工業部周二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這封信函實際上將征收對等關稅的寬限期延長至8月1日,并表示將加快談判,以達成互惠雙邊的協議。韓國財政部表示,將密切監測美國關稅對經濟和市場的影響,將立即果斷應對市場過度波動。
今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日本貿易逆差、順差均有所擴大。日本5月貿易逆差5223億日元,預期逆差5172億日元,前值逆差328億日元;5月季調后經常賬戶順差28181億日元,預期順差25806億日元,前值順差23068億日元。市場分析顯示,若25%關稅全面實施,日本國內生產總值(GDP)可能下降0.8個百分點,汽車產業利潤將減少190億美元。
與股市的相對堅挺相比,匯市對關稅的反應更強烈。周一日元對主要貨幣多數走低,其中對美元貶值幅度最大,單日下跌1.1078%,近五個交易日累計下跌1.4347%。商品類貨幣澳元和紐元也對美元跌約1%。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今日報7.1534,下調28個基點,幅度創2025年5月27日以來最大。在特朗普威脅對金磚國家加征新關稅的影響下,新興市場貨幣周一創4月份以來最大單日跌幅。
美股美債再遭拋售,美元走弱共識仍在
與亞太股市相對平穩相比,美股美債再度如4月所謂“對等關稅”宣布時一樣,聞聲下跌。周一,美股從創紀錄高點回落,風險規避情緒升溫也導致科技股大幅下跌,因投資者鎖定近期利潤。標普500指數和納斯達克上周曾創下歷史新高。周二亞太交易時段,美股期貨繼續走低。
雖然特朗普政府表示將關稅實施期限延長至8月1日,但投資者對其潛在影響感到擔憂,因為關稅成本很可能由美國進口商承擔。分析師和美聯儲紛紛警告稱,如果按照目前的水平實施,特朗普的關稅將在未來幾個月推動美國通脹上漲。
除關稅外,本周市場關注點還在于周三公布的美聯儲6月會議紀要。在特朗普關稅的通脹效應變得更加明確之前,美聯儲基本上維持了保持利率穩定的立場。
此外,在此高敏感時刻,美股二季報也將于7月15日開啟,集中發布期將持續至8月1日,屆時將有73%的標普500成分股公布業績。分析師預計美股二季度盈利增幅將從一季度的12%大幅放緩至4%。關稅沖擊成為市場關注焦點,如果企業被迫消化關稅成本,這將直接影響盈利能力和股價表現。高盛交易員弗蘭德(John Flood)表示,盡管經濟數據穩健、美聯儲政策轉向溫和,但“要維持這輪歷史性漲勢,企業盈利表現將起到決定性作用”。他指出了美股三個值得密切關注的市場脆弱性指標:美股內部對經濟增長的定價、標普500的52周市場廣度極度狹窄,以及美股指數估值相對歷史20年的分布水平。
盡管如此,高盛仍將標準普爾500指數3個月、6個月和12個月的回報預測分別上調至 3%(6400點)、 6%(6600點)和 11%(6900點),因預期美國將更早、更大幅降息,以及大型股基本面將持續走強。
美債集體走低,30年期美債收益率漲約5.4個基點,10年期基準國債收益率報4.3794%,兩年期美債收益率漲1.46個基點,美債收益率曲線趨陡。
此前,日本投資者和投資機構平倉美元資產,一度令美元資產承壓。而眼下,美日貿易談判仍在進行,日本經濟再生擔當大臣赤澤亮正計劃于7月13日訪美展開第六輪部長級談判,此前多輪磋商均未取得實質突破。值得注意的是,日本手中仍握有1.13萬億美元美國國債,市場分析認為,這一“金融核彈”成為談判潛在籌碼,若日本減持美債,可能推高美國融資成本,加劇其36萬億美元債務危機。
美元周一反彈至逾一周高位,但在美元指數錄得50年來最差半年走勢后,市場對其下半年繼續走勢共識持續,交易員正開始新一輪弱美元押注。
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的數據也顯示,美元空頭倉位接近兩年高位,預示著市場押注美元持續走弱。此外,最新的市場數據顯示,上周存管信托及清算公司(DTCC)的美元對離岸人民幣期權交易量升至近1個月高點,意味著投資者愿意支付溢價押注該貨幣對下行,即人民幣對美元升值。此外,投資者也在押注歐元、澳元和韓元對美元走強。上周芝商所的數據也顯示,澳元看漲期權的交易量一度達到看跌期權的9倍。巴克萊銀行的亞洲外匯期權主管達戈(Mukund Daga)表示,近期外匯期權市場的需求主要體現在通過美元看跌數字期權(put digital option),做空美元對離岸人民幣匯率,以及其他看跌期權結構,對韓元看漲期權結構的興趣也有所增加。
黃金V型反轉
金價周一上演V型反轉,稍早因美元反彈、地緣局勢擔憂降溫和美國延長關稅實施截止時間,一度跌至3300下方,至3296.37美元/盎司,但隨后金價展開反彈,收報3336.19/盎司,接近收平。因特朗普宣布最新關稅措施,再度引發市場避險興趣。周二亞太早盤,現貨黃金小幅上漲,一度漲至3345.71美元/盎司,漲幅約0.3%。
獨立金屬交易商Tai Wong表示,黃金價格的上漲是對特朗普關稅措施的直接反應。關稅不僅推高了進口商品成本,還可能加劇全球供應鏈緊張,引發通脹預期上升。在這種背景下,投資者傾向于將資金配置到黃金等避險資產,以對沖市場不確定性和潛在的經濟動蕩。盡管如此,美元升至逾一周高位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金價的上漲空間。
此外,黃金投資者也將密切關注美聯儲6月政策會議記錄以及多位美聯儲官員的講話,以尋找貨幣政策的最新線索。特朗普的關稅政策無疑加劇了通脹預期,使得美聯儲的降息路徑更加復雜。根據芝商所的FedWatch工具,市場預計7月維持利率不變的概率高達95%,9月降息的概率約為60%。若通脹壓力持續上升,美聯儲可能推遲降息,這將進一步推高美元,短期內對金價構成壓力。但Tai Wong稱,長期來看,通脹預期的升溫和美國減稅及支出計劃可能導致更高財政赤字,將增強黃金作為抗通脹資產的吸引力。
幫企客致力于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財經資訊,想了解更多行業動態,歡迎關注本站。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