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風云進入第二季,但對于全球市場的影響在減弱。
據新華社消息,美國總統特朗普7日表示,將從8月1日起分別對來自日本、韓國等14個國家的進口產品征收25%至40%不等的關稅。
但此次關稅風暴的沖擊不及4月,美國三大指數7日跌幅不到1%;亞太股市7月8日表現更令人意外,日韓股市并沒有明顯受到影響,日經225指數、韓國Kospi指數分別上漲0.25%、1.81%;上證綜指和恒生指數8日分別漲0.7%和1.09%;截至記者發稿,歐洲股市主要指數走勢平穩,英國富時100指數、德國DAX指數8日盤中小幅上漲。
截至北京時間7月8日21時20分,亞太主要股市當日收盤均出現上漲,歐洲主要股指當日盤中走勢平穩,多數上漲。
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的投資經理和策略師表示,市場對關稅的擔憂有所下降。高盛認為,歐美貿易談判達成協議的可能性在變大。同時,機構對股市的配置熱度普遍升溫,投行更是逆勢上調美股目標價,投資者亦敢于加碼包括中國在內的亞太股市。唯獨對于美債,各界依然保持擔憂,全球央行增配黃金的趨勢仍將繼續。
全球經濟分析公司BCA Research歐洲投資首席策略師薩瓦里(Mathieu Savary)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我們的基準情景是美歐將在今年晚些時候達成協議,歐洲接受10%的對美出口關稅,部分特定關稅將獲得減免或取消。這種情況雖會對歐洲經濟增長和企業利潤構成短期壓力,但影響可控。”
談判期限延至8月1日
據新華社消息,特朗普7日在自己創立的“真實社交”網站上陸續發布了他寫給14國領導人的信函,闡述征稅理由,并表示新關稅將不包括其他行業關稅。
根據這些信的內容,日本、韓國、馬來西亞、突尼斯、哈薩克斯坦將被征收25%的關稅,南非和波黑將被征收30%的關稅,印度尼西亞將被征收32%的關稅,塞爾維亞和孟加拉國將被征收35%的關稅,泰國和柬埔寨將被征收36%的關稅,老撾和緬甸則面臨高達40%的關稅。
在這些內容幾乎完全相同的信中,特朗普警告收信國領導人稱,如果想提高關稅作為回應,美國將在此次稅率基礎上再提高同等額度的關稅。同時,如果這些國家或其企業決定在美國境內生產產品,將不會被征收關稅。如果相關國家將國內市場向美國開放,同時消除關稅和非關稅貿易壁壘,那么,“我們可能會對這封信的內容進行調整,相關關稅稅率可以向上或者向下調整,這取決于我們國家之間的關系”。
白宮新聞發言人卡羅琳·萊維特7日下午在記者會上說,特朗普計劃簽署行政令,延長“對等關稅”90天暫緩期,將實施時間從7月9日推遲到8月1日。
(美國白宮新聞發言人卡羅琳·萊維特7日在記者會上證實,將延長“對等關稅”90天暫緩期。圖片來源:新華社)
就目前而言,僅英國、越南與美國達成了協議,其他國家與美國的談判結果仍不明確。美國與英國的協議表明,最低名義關稅率不會低于10%,但豁免和配額可能使澳大利亞、新加坡等經濟體的實際關稅率更低;美國對越南進口商品征收的名義關稅率為20%。
面對高關稅威脅,據報道,歐盟委員會認為,能夠與美國在7月9日之前達成協議。但愛爾蘭貿易部長哈里斯(Simon Harris)在7日晚上表示:“當前形勢預計將延續至8月1日,以便為歐盟和美國提供更多時間達成原則性協議。”
歐盟還在積極推動美國對汽車及零部件25%的關稅、鋼鐵鋁制品50%的關稅實施配額管理和豁免機制,但截至目前尚未取得實質性突破。
歐盟內部對于協議條款的接受度存在明顯分歧。德國總理默茨敦促歐盟委員會把握最后時機推動協議達成,法國總統馬克龍則表示,歐洲尋求快速達成協議的意愿不應被解讀為示弱,并明確表示若美國堅持維持10%的關稅,歐盟必將作出對等回應。
早前,為回應特朗普政府的鋼鋁關稅,歐盟已批準對216億歐元的美國商品征稅,這些關稅政策可以迅速實施。被針對的美國商品包括路易斯安那州的豆類產品以及農業產品、家禽和摩托車等政治敏感貨物。
意大利經濟與財政部前首席經濟學家科多尼奧(Lorenzo Codogno)此前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歐盟的反擊目標將是明確且堅定的,對美國的反制措施可能會集中在有政治敏感性、可由歐洲企業替代以及數字服務領域。
此外,歐盟還擬定了第二份針對950億歐元美國商品的關稅清單,涵蓋波音飛機、美國汽車和波本威士忌等工業產品,以應對特朗普提出的所謂“對等關稅”和汽車關稅。
貝森特6日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采訪時表示,特朗普本周將向貿易對象發送信函,告知美方計劃征收的關稅稅率。對于8月1日之前未能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的國家,關稅稅率將恢復到4月宣布的“對等關稅”水平。
風險資產淡定應對
從市場表現來看,投資者對于關稅風波的擔憂情緒明顯減弱。
高盛逆勢上調了美股的目標位,將標普500指數未來3個月、6個月、12個月的點位設定為6400點、6600點、6900點,此前是5900點、6100點、6500點。這反映了機構對于美聯儲更快和更大幅度降息的預期,并預期首次降息在9月。
摩根士丹利認為,美國與其他國家的協議可能在8月1日前完成。協議達成前,關稅或戰術性上調,美國可能單方面設定關稅稅率。
高盛也表示,歐美貿易談判達成的可能性在變大,未來的關注焦點將是,此前的報復性關稅稅率增加是否能緩解;歐洲是否效仿英國在談判中做出讓步;在核心商品上,美國是否會在232調查上有所特殊照顧;歐洲是否會降低貿易壁壘等。
全球最大資管機構、美國貝萊德(BlackRock)全球首席投資策略師李薇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在這樣的環境中,面對長期不確定性,要抓住當下的投資機會,需更多依賴戰術視角(短中期),維持積極風險偏好,并超配美股;相比歐洲,當前的經濟基本面仍支持美國市場的相對強勢表現。
瑞士百達財富管理首席投資官辦公室及宏觀研究主管譚思德(Alexandre Tavazzi)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如果從1989年以來一直保持投資標普500,你的平均回報率通常是10%。但如果你錯過了最好的10天,回報就會跌至8%。但往往回報最好的10天是緊跟在表現最糟糕的10天之后,這就是為什么保持投資并非易事。”
多家機構開始上調亞洲股市評級。渣打北亞區首席投資策略總監鄭子豐認為,美元走弱利好亞洲市場,且最看好韓國和中國市場,“韓國因新總統推動改革,國際資金有望重新流入。就中國股市而言,建議超配成長型的科技和非必需品消費板塊,以及在香港上市的防御性高、股息豐厚的優質國企”。
7月8日,上證綜指逼近3500點大關。摩根士丹利方面則表示,A股市場仍將沿著中國制造的主線演繹,繼續看好幾個方向:一是科技成長,出口管制的緩和對于有海外產業鏈的公司更為有利;二是中國制造,包括高端機械、汽車、軍工甚至醫藥等,其中優質的公司需要重視;三是新消費,部分公司不但牢牢占據國內市場主導地位,海外市場拓展也極為順利,成為上市公司業績的新增長點。
弱美元凸顯黃金配置價值
盡管市場對關稅的擔憂情緒已經減弱,但美國政策的不確定性,疊加“大而美”法案重燃財政赤字擔憂,國際投資人對美債的憂慮仍在延續。
根據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CBO)的估算,預計到2034年,該法案將使國家債務增加4.1萬億美元,并使1180萬美國人失去醫保。
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今年一季度開始,歐洲機構投資者不斷將資金從美元資產調整到歐元資產,被拋售最多的美元資產就是美國國債,這種資金流動的變化也加劇了美元的弱勢。這也解釋了,為何當前關稅的消息對美元并無太大幫助,往往可能還會削弱美元。年初以來,美元已經對歐元下跌近14%。
鄭子豐對記者表示,當前仍然看淡美元,預計未來12個月美聯儲降息3次,相對看好歐元、日元。同時他也提及,美債的主要持有人是在美國之外的地區,關稅談判的不確定性很可能影響投資者對于美債的需求。
另一大不變的趨勢在于,黃金在中長期仍將成為全球央行、機構投資者的增配標的,盡管金價在5月沖擊3500美元高位后就持續在3300美元附近震蕩。
鄭子豐表示,黃金是多元化投資的首選標的,它被視為一種具吸引力的“去美元化”對沖工具,尤其是面對重新加征關稅、通脹和中東緊張局勢等風險,增配黃金也有助于減少投資組合的波動。尤其是對于全球央行等機構投資者而言,如果要降低美元配置,除了黃金,幾乎找不到其他可以替代的標的。
事實上,本輪黃金上漲背后的最大支撐力量就是央行。例如,中國在過去幾個月中持續囤積黃金。截至5月,中國央行連續7個月里一直在囤積黃金,將價格推高至創紀錄的點位。最新數據顯示,央行并未因高金價而停下購金的步伐——中國6月末黃金儲備報7390萬盎司(約2298.55噸),環比增加7萬盎司(約2.18噸),為連續8個月增持黃金。
嘉盛集團資深分析師Fawad Razaqzada對記者表示,在伊朗、以色列沖突降溫后,金價有所回調,但黃金仍緊緊抓住自今年年初以來建立的上升趨勢線。關鍵的短期支撐位在3300美元,然后是3250美元和3167美元。從上行方面來看,短期阻力位在3350美元、3400美元和3430美元附近。
幫企客致力于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財經資訊,想了解更多行業動態,歡迎關注本站。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