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賦能實現“全鏈條”專業照護,打破“一人住院、全家忙亂”困局
南京首個“免陪照護病房”來了
□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記者王婕妤 通訊員董菊實習生唐浩哲
昨天中午,江蘇省人民醫院骨科病房里,年過七旬的李大爺在醫療護理員張永才的協助下用完午飯,開始做簡單的上肢活動。沒過一會兒,李大爺的兒子利用工作間隙來到病房探望父親。而就在4天前,他還在為“請假陪護”焦頭爛額——老人意外摔骨折,吃飯、翻身、如廁都需要人,“有人專業照護,我終于能安心了!”
這一幕,發生在南京首個“免陪照護病房”里。打破“一人住院、全家忙亂”的困局,我市醫療機構積極探索免陪照護服務試點。自3月起率先試點后,本月起江蘇省人民醫院“免陪照護病房”正式啟動,通過“AI智能監測 專科團隊診療 醫療護理員生活照護”的協同模式,讓患者在醫院就能獲得“全鏈條”專業照護,為無數像李大爺家這樣的家庭解開了“陪護枷鎖”。
從“全家圍著病床轉”到“專業團隊全程管”
告別曾經家人住院就“累得直打晃”的,不單單是李大爺一家。在省人醫胸外科病房,醫療護理員正在協助剛做完肺結節手術的葛麗進行氣道管理,督促其更好地完成呼吸功能鍛煉,并協助護士幫助患者做早期下床活動。看似簡單,卻非常有技術含量。“不著急,咱們慢慢來。”醫療護理員耐心叮囑。剛過不惑之齡,葛麗本擔心自己的手術會讓全家忙得焦頭爛額,“上有老、下有小,誰來照顧我都不妥。醫院的‘免陪照護服務’幫了我大忙,不耽誤家里人的工作和學習,老人也輕松安心。”
“免陪照護服務”,主要指患者住院期間,在患者或家屬知情同意且自愿選擇的基礎上,根據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等,由醫療護理員提供的生活照護服務。省人醫的“免陪照護服務”建立在一個專業團隊之上。省人醫黨委副書記薛明新介紹:“免陪并不是無陪,而是免除患者家屬不得不陪的負擔。免陪照護的核心是使我們的照護更加專業,提升患者的陪護質量。”
在前期調研下,該院自3月起在骨科、胸外科和普外科6個病區進行試點。“患者在術后需要更好的生活照顧,專業的康復訓練。”省人醫護理部主任李方介紹,除了醫療護理員的生活照護,我們在患者從預住院到出院康復這一全過程中,每個專科都融入了臨床護理、生活照護、早期康復、中醫治療等特色,一支由主治醫療團隊、護士、中醫師、康復師、醫療護理員等組成的專業團隊全程參與,管理著患者的起居日常以及醫療康復。
持證護理員 AI助手,免陪照護的“雙保險”
“每天睜開眼就能看見護理員在身邊,有次半夜想喝水,張師傅的反應比平時我兒子的速度都快。”在與記者的交談中,李大爺的對比“埋怨”反而讓兒子更開心。他笑著告訴記者:“以前我們家屬陪護時,老爺子總說‘不用管’,平時康復訓練也不積極。如今,有20多年護理經驗的張師傅會耐心勸他‘按醫生說的做好得快’,他反而更配合,做得更專業,我們也安心很多。”
李大爺一家對照護服務大為點贊的,就是免陪照護病房的核心——“專業替代非專業”,更是高質量“免陪照護服務”的優勢。李方強調,醫療護理員必須“持證上崗”,“病房選擇的醫療護理員必須強化資質準入、培訓、考核、監管多個環節,提升護理員的素養和服務能力。”據悉,早在2003年,省人醫就曾率先在全國嘗試無陪護試點工作,醫院作為江蘇省護理學會醫療護理員培訓基地,更為專業醫療護理員的培養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而在“免陪照護病房”,軟件與硬件的協同配合是實現高效、精準照護的核心支撐。記者在病房看見,專業團隊的背后還藏著一個AI助手。以往采錄患者生命體征流程煩瑣,護士需手動抄錄,耗時且易出錯。如今借助智慧化與信息化的建設,護士在1分鐘內即可完成術前患者生命體征的測量及數據一鍵上傳。針對術后患者,僅需掃碼即可完成患者與監護儀的綁定,實現生命體征的自動實時上傳。早期康復患者也可以通過佩戴可穿戴監護設備,在連續監護下安全地動起來。一旦出現異常,AI監護系統會立即推送預警。“護理團隊先后研發智慧輔助決策護理系統、智能心電監護系統,并配備上智能化可穿戴監護設備,解放護士煩瑣重復的護理工作,有更多的時間回到患者身邊,給予更有溫度的護理服務。”李方介紹。
為家庭“松綁”,更讓康復“加速”
如今,走進免陪照護病房,聽不到家屬的匆忙腳步聲,取而代之的是護士、醫療護理員溫和的叮囑,AI設備的輕微提示音,以及患者們放松的交談聲。記者探訪多個試點病房發現,患者及家屬對“免陪”服務接受度也越來越高,這背后有家庭精力的“松綁”,有費用的減負。
據悉,患者在特級護理、I級護理服務的基礎上同時開展免陪照護服務的,收費標準為每天125元,納入醫保丙類目錄。“對比之下,比我們以前自己請護工要便宜不少。”李大爺兒子給記者算了筆賬,“以前請一個護工每天費用動輒就要超過200元,現在費用接近于減半,還能使用醫保卡個人賬戶支付。”
患者康復效果的可視化提升,也是家屬點贊的關鍵點。數據顯示,省人民醫院試點“免陪照護病房”的肺部術后患者,呼吸功能鍛煉達標率由72.66%上升至84.75%,陳舊性血痰清除時間由17.13小時下降至16.4小時;髖膝關節置換患者首次下床時間縮短至20.15小時。薛明新表示,“免陪照護病房”是一次探索,未來計劃逐步擴大試點范圍。
接下來,南京更多的“免陪照護病房”將陸續走近患者身邊,更多醫院正籌備試點推廣。采訪中記者獲悉,江蘇于6月發布《江蘇省醫院免陪照護服務試點工作實施方案》,進一步探索適合我省實際的醫院照護服務模式,增加照護服務供給,截至目前,江蘇多家培訓基地,已完成對超1萬名醫療護理員的培訓工作。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