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網訊(廈門日報記者 楚燕 通訊員 陳嘉俊)清晨起床突感天旋地轉、惡心嘔吐,許多人第一反應是懷疑“中風”或“頸椎病”。日前,50歲的王女士就經歷了這樣的驚魂一刻。常年堅持晨練的她身體硬朗,卻在近日起床時遭遇劇烈眩暈,眼前景物旋轉不止,被家人緊急送往復旦中山廈門醫院。醫生說,王女士患上了“耳石癥”。通過專業的手法復位治療,其眩暈癥狀立即緩解,當天便康復回家。
耳石癥有幾個鮮明的特點
復旦中山廈門醫院耳鼻喉科陳兆閱副主任醫師介紹,耳石癥學名為“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微小的耳石意外脫落,掉入內耳半規管。當患者躺下、起床或翻身時,脫落的耳石在半規管內滾動,刺激半規管內的毛細胞,就會引發短暫的眩暈感。這種眩暈通常僅持續數秒至一分鐘,卻伴有強烈旋轉、漂浮感,還有惡心嘔吐癥狀,甚至眼球也會不自主震顫,極易讓患者產生恐慌。
區別于其他眩暈疾病,耳石癥有鮮明的特點:
頭位變化觸發:眩暈由特定動作誘發(如起床、躺下、轉頭);
短暫且劇烈:發作時間短,但旋轉感強烈,常伴惡心;
可重復性:相同頭位改變會再次引發癥狀;
無耳聾耳鳴:一般不伴隨聽力問題。
陳兆閱提醒,若出現此類與體位明確相關的短暫眩暈,應首選耳鼻喉科或神經內科就診。醫生通過特定手法誘發出眩暈癥狀和特征性眼球震顫即可確診,一般無需復雜檢查。
合理治療后能有效快速緩解
耳石癥雖可發生于各年齡段,但中老年人(尤其女性)、有頭部外傷史者、長期失眠或焦慮人群、慢性病(如骨質疏松、糖尿病)患者風險較高。
預防需注意生活細節:保證規律睡眠,避免熬夜疲勞;穩定情緒,減輕精神壓力;防范頭部碰撞,乘車系好安全帶;控制高血壓、糖尿病等基礎疾病;適度補充維生素D與鈣。
耳石癥本質是良性疾病,大多數患者通過合理治療和護理,能有效快速緩解癥狀,患者無需過度擔憂。陳兆閱表示,治療過程中,患者應保持良好的心態,積極配合治療。在康復訓練時,應循序漸進,避免過度勞累。同時,如果癥狀持續加重或無法緩解,應及時就醫尋求專業幫助。通過醫患雙方的共同努力,耳石癥患者定能早日康復。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