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大師2025年半年報正式發布,本次報告包含電動車智能排行,測試的車型為市面上主流品牌的主流車型,共計18款,全部按照評測維度更廣、更專業的魯大師電動車智慧評測2.0進行評分,測試的成績均來自于魯大師智慧硬件實驗室。
魯大師電動車智能化測評體系包含車輛的狀態采集與管理硬件系統、車輛交互傳輸系統、駕駛輔助系統、能源系統、防盜系統、乘坐系統、智慧娛樂系統及用戶系統共八個系統,且體系和測評內容一直在完善更新,一切評分以最新發布的為準。
電動兩輪車智能排行榜
數據采集于魯大師智慧硬件評測實驗室2025.1.1-6.30期間智能化測評分數
電動兩輪車智能榜數據全部依托擁有12年經驗,與四川大學計算機學院聯合共建的魯大師智慧硬件評測實驗室,通過兩大系統、八大核心測試板塊、36項專項測試及近百項細節測試來將體驗感知量化。截至目前,魯大師電動車智能化測評報告已經發布41期,測試車型高達250余臺。
九號N3 85c自今年推出以來,憑借其高性價比和越級配置很快成為市場焦點,新車定位入門級電摩,外觀設計上融入更多科技感與機械元素。作為新車最大的賣點,N3 85c直接移植了九號高端M系列的雙搖籃式車架,搭配五級可調液壓后減震,在過減速帶或碎石路面時能有效過濾震動。
從產品升級角度看,九號N3 85c通過底盤架構升級、智能化功能下放和實用性優化,重新定義了4000元價位段的智能電摩車型標準。這種“科技平權”策略在沖擊傳統品牌市場份額的同時,也為入門電摩樹立了新的價值標桿。對于預算有限但追求智能化體驗的消費者,這款車在性能、智能與實用性之間找到了難得的平衡點。
電動兩輪車續航達成率排行榜
數據采集于魯大師智慧硬件評測實驗室2025.1.1-6.30期間續航測評分數
電動兩輪車續航達成率榜數據通過魯大師真續航1.0測試,模擬真實騎行環境、駕駛模式與測試路線,以“成都三環通勤續航圈”為基礎,讓車輛在戶外場景真實模擬用戶每日通勤狀態。
九號Fz MIX 2025極速25km/h,最大額定功率400w,官宣續航43公里,但實測續航達到了50公里,續航表現非常出色。制動方面雖然沒有CBS,但是前后雙碟已經完全夠用,并且也配備了鼴鼠控體驗的陡坡緩降。此外,新車對比上一代爬坡能力顯著提升24%,在出入地庫時更為輕松。目前來看,新車依然是日常通勤車型中極具性價比的選擇。
其余車型中,九號N3 85c配備了72V22Ah的碳晶電池,52km/h三檔全速真續航可達到67公里,九號定制10英寸無刷電機峰值功率可達到2300W,性能表現亮眼。值得一提的是,九號N3 85c還支持RideyLONG長續航系統,車輛可通過輪胎科技、無刷電機及電控調節配合來實現整車續航提升。同樣搭載長續航系統的還有綠源S75 Ultra,新車搭載96V20Ah鉛酸電池,極速60km/h下,續航里程可達到64km。
總結
目前,兩輪電動車市場潮玩屬性初顯,同時滿足用戶的功能需求和情感陪伴。在四億存量市場構筑的飽和競爭中,“材料堆砌主義”的創新疲態逐漸展現,而情感連接、潮玩生態等創新思路成為新趨勢。然而,對于真實的市場需求而言,真正實用、便捷、高效的智能功能,對消費者更具價值。消費者所期待的智能化體驗,最終仍體現在日常騎行場景、使用便捷性與舒適度等方面。對兩輪電動車品牌而言,如何將智能化技術與實際需求緊密結合,是更為重要的競爭要素。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