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中國傳媒大學策劃制作的專題紀錄片《向陽新程——法制護航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攝制組赴北京陜西企業商會開展專題采訪調研。北京陜西企業商會副會長、Let's Dance品牌創始人常遠接受專訪,分享了其以“社會價值先行”的創業理念,并闡釋了新時代秦商“務實團結、開放創新”的精神內核。她的實踐為陜西民營企業探索“人文賦能商業”提供了鮮活樣本。
作為鏈接首都資源與陜西發展的重要樞紐,北京陜西企業商會正依托《民營經濟促進法》,推動“人文商業”與“出海拓疆”雙軌發展。常遠副會長的實踐為商會提供了“社會價值-商業價值”轉化范式,助力陜西民營經濟在文化自信與國際競爭中開辟新路徑。
在采訪中常遠副會長談到,“中國年輕女性普遍優秀卻缺乏自信。舞蹈不僅是藝術,更是自我認知的媒介。”她將企業基因錨定“社會價值優先”,通過提升女性群體精神面貌,間接推動社會經濟發展,“正如北歐女性地位與國家經濟的正相關邏輯”。
談及陜西企業家特質,常遠副會長以親身經歷強調“團結互助”的秦商傳統,她對比不同商幫文化:“陜商與浙商最相似,都熱衷共享資源。區別在于陜商更低調堅韌,因此專注長期生存而非短期光環。”
面對國內經濟新形勢,常遠副會長認為,姚抓住出海機遇,順勢而為,講好中國故事,并提出“雙軌并行”策略:向內深耕性價比市場、向外開拓文化出海。憑借海外留學背景,她積極對接國際資源:“中國企業家最核心優勢是吃苦精神。但出海需規避‘內卷式經營’,例如歐美注重工作生活平衡,強行延長營業可能遭罰單。”她呼吁完善國際營商法律保障體系,支持民企合規出海。
經過調研走訪,雙方建立科學緊密的常態化合作機制,未來將通過案例跟蹤、專題調研等形式,系統梳理和傳播《民營經濟促進法》在促進北京陜西商會區域協調發展、特色產業轉型升級中的實踐經驗,為完善民營經濟法治保障體系提供鮮活樣本。
中國傳媒大學策劃制作的專題紀錄片《向陽新程——法制護航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將持續跟蹤記錄法制護航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創新實踐案例。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