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生物醫藥快速發展的同時,機遇與挑戰并存。面對技術迭代的瞬息萬變、資本與產業需求的適配難題,以及全球競爭格局下的協同困境,生物醫藥參與方仍需進一步探索破局之道。
在近期舉辦的陸家嘴金融沙龍上,多位產業界、投資界、學術界專家以“聚勢·破局:生物醫藥產業與資本的協同發展”為主題進行了深入討論,分析了中國生物醫藥在國際所處水平、面臨的機遇與挑戰,以及資本的賦能路徑。
嘉賓一致認為,國外公司對中國生物醫藥質量的認可度正在逐步提升,生物醫藥產業躍升還需多方協同,比如:政府優化審評審批與支付政策,資本提供長期耐心支持,企業提升全球運營能力,科研機構強化源頭創新。
中國生物技術產業危與機并存
相較美國、歐洲等發達國家,中國在生命科學領域的基礎科研處在怎樣的水平,中國做Biotech(生物技術)面臨哪些機遇與挑戰?在中國創新藥快速發展的背景下,這些問題成為市場的關注點。
中國科學院院士馬大為表示,從基礎科研層面看,中國在化學合成這一制藥關鍵環節的研發水平與技術研究很高,能與歐美頂尖實驗室媲美。盡管在生命科學領域,因研發周期長、系統復雜,中國與國際高水平同行還有一定差距,但隨著基礎研究與轉化研究深入緊密結合,未來有望在原創靶點與原創新藥發現上有所突破。
科技成果轉化是生物醫藥研發的關鍵一環,馬大為建議,基礎研究人員應多將成果應用于生產,關注工作長期的影響與潛在價值。此外,高科技公司與高校、研究所交流合作也需加強交流,充分挖掘高校研究所潛在創新資源。
放眼全球,在醫藥創新版圖中,跨國藥企仍主導市場。在漢康資本創始人、首席執行官苑全紅看來,超半數創新藥最初由Biotech企業研發,后續由跨國公司進行全球的臨床開發和商業化。
相比美國和歐洲,中國做Biotech面臨哪些機遇、挑戰?和譽醫藥創始人、首席執行官徐耀昌認為,中國發展Biotech具備人才優勢,科研人員專業勤奮、團隊協作高效,且國內臨床數據良好。但企業在創新藥海外拓展上存在臨床試驗資金不足、缺乏海外監管溝通人才等難題,需與資本合作破局。
“隨著行業的發展,國外公司對中國生物醫藥質量的認可度正在逐步提升。”徐耀昌分享道,這主要得益于中國公司嚴謹的工作態度以及國內臨床醫院和醫生對數據質量的嚴格把控。經過多年的積累,中國在早期研發和臨床研究方面已經取得了顯著進步,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了國外水平。
作為跨國制藥公司,賽諾菲在選擇合作伙伴時主要考慮哪些因素?“標準就是產品是否能夠滿足病人的需求,是否在同類產品中具有領先地位,以及數據的質量是否可靠,這些因素共同決定了產品未來上市后的商業潛力。”賽諾菲大中華區戰略與業務發展負責人楊櫻說。
針對地緣政治和美國藥價政策可能對跨國藥企與中國藥企合作產生的影響,楊櫻稱,這是一個復雜的問題,“目前中國和美國的藥價存在巨大差異,而美國政府提出的最惠國待遇政策,雖然目前尚未對中國產生直接影響,但未來政策走向的不確定性,給跨國藥企帶來了較高的風險,未來趨勢需要密切關注”。
資本如何賦能
在中國生物醫藥發展的過程中,資本起到了較大的催化和支撐作用。
近年來,中國政府高度重視保險資金對實體經濟的推動作用。其中,2025年六部委聯合印發《關于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工作的實施方案》,重點引導商業保險資金等中長期資金進一步加大入市力度,提高保險資金A股投資比例,以及對國有保險公司經濟績效實行三年以上的長周期考核。
那么,資本在投資生物醫藥時會考慮哪些因素?“作為險資,我們是長期資本、耐心資本,對生物醫藥產業的投資并不擇時,我們是長期、持續地投資,所以我們會持續為產業帶來新鮮的資本。”太保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投資總監柏佳潔說。
就投資邏輯而言,柏佳潔稱,中國太保在生物醫藥賽道布局多只基金,大健康一期、二期基金及即將成立的戰新并購基金,主要投資于國產替代、創新出海、銀發經濟、健康生活四大主題,聚焦創新藥、創新器械、醫工交叉、醫療服務、消費醫療五大賽道。
值得關注的是,醫保局將于今年發布丙類目錄,主要聚焦創新程度較高、臨床價值巨大、患者受益顯著的創新藥,但因超出“保基本”的范圍,暫時無法納入基本醫療保障。目前醫保局已經引導商業健康險將丙類目錄納入商保賠付的范圍。
對標海外,中美創新藥商保支付比例差距巨大。柏佳潔舉例稱,美國商保每年醫療支出約1.3萬億美元,占整體支出比例超過30%。中國商保每年醫療支出僅2800億元,不足醫保支出的10%,而且當前醫保支出多以仿藥和中藥為主,創新藥的比例僅為3%,未來創新藥商保支付的空間巨大。
在柏佳潔看來,中國健康險、醫療險整體的發展速度沒有達到預期,主要存在三個痛點:一是中國老百姓對購買健康險、醫療險的意識不強,自付購買商業健康險比例遠低于美國;二是保險公司缺乏醫療領域的專業數據,難以量化風險,導致產品定價和理賠困難;三是醫保控費手段不足,缺乏有效的控費和理賠流程。
對于如何突破上述痛點,柏佳潔建議,加強與醫保局、衛健委等部門的合作,探索數據共享,同時推動丙類醫保目錄的實施,制定合理定價和理賠流程,以促進健康險的發展。
幫企客致力于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財經資訊,想了解更多行業動態,歡迎關注本站。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