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空調成了家家戶戶的“續(xù)命神器”,但它也是名副其實的“電老虎”。對于一個普通的三居室家庭來說,夏天每月幾百元的電費是常態(tài)。
如何在享受涼爽的同時,把電費降到最低?今天就為大家分享8個實用的省電技巧,趕緊記下來吧!
優(yōu)先選擇高能效等級空調,新一級能效是首選
買空調時,能效等級是繞不開的關鍵點。高能效不僅意味著更省電,在舒適性上也遠超低能效產品。很多人看到一級能效和三級能效空調之間幾百元的差價,就選擇了價格更低的三級能效產品。但從長遠來看,這種選擇并不劃算—— 長期使用不僅要忍受三級能效帶來的較差體驗,省下的那點差價也會在日積月累的電費中悄然流失。
那么,新一級能效比三級能效到底能省多少電呢?如果每天使用5-10小時,連續(xù)使用4個月左右,一年節(jié)省的電費可達100-150元。要是三居室都用空調,每年綜合節(jié)約的電費能達到300-500元。
帶自清潔功能的空調更值得入手
如今,帶自清潔功能的空調已成為趨勢。這一功能不僅能減少散熱器積灰,讓空調長期保持潔凈,利于家人健康,更重要的是能避免散熱翅片因積灰而降低15-20%的換熱面積。換熱面積下降會影響制冷制熱速度,進而增加耗電量,所以自清潔功能在省電方面也有不小的作用。
溫度調節(jié)有講究,26℃左右較適宜
空調溫度調多少合適,一直是大家討論的話題。雖然沒有絕對科學的定論,但通常建議設置在26℃左右,大家也可以根據自己的體感在此基礎上適當調整。
某品牌官方曾表示,空調溫度每升高一度,能耗就會增加10%。從原理上來說,制冷時設置的溫度是室內要達到的目標溫度,溫度設得越低,空調需要全力制冷的時間就越長,耗電也就越多;反之,溫度設得稍高,更容易達到設定溫度,也就更省電。
做好房間密封,減少涼氣流失
開啟空調時,若沒有特殊情況,最好不要頻繁開窗戶。因為開窗后,空調產生的涼氣會向外流失,導致室內溫度始終達不到設定值,空調就會一直高負荷運轉,造成不必要的電量浪費。
避免頻繁啟停,連續(xù)運行更省電
小時候,父母可能會說“空調開一會兒就關,熱了再開,省點電”,但這種做法其實既不科學也不省電。
空調頻繁開啟不僅會增加耗電量,還會加重設備負擔。有一個日本小伙做過測試,24小時內間斷性開啟空調的耗電量,比24小時連續(xù)開啟要高出近30%。
陽面房間拉上窗簾,降低空調負荷
現在很多家庭喜歡落地窗,南向的客廳和臥室采光好、視野佳,但住在高樓層且是南向大落地窗的戶型,空調可能會更耗電。
這是因為這類戶型采光好,吸收的熱量也更多,會增加空調的制冷負擔。所以,在使用空調時及時拉上遮陽簾,能有效減少室內熱量,從而節(jié)約電量。
夜晚開啟睡眠模式,省電又舒適
夜晚開空調的時間通常較長,一般會超過8小時,所以節(jié)省這段時間的電量很重要。
如果不是特別怕熱,夜晚可以開啟睡眠模式。在睡眠模式下,空調室內機和室外機都會以低功率運行,不僅能省電,噪音也更小,讓人睡得更安心。
長期不用時拔掉插頭,減少待機耗電
很多人家里的空調插上插座后就很少拔掉,但這并不是一個節(jié)能的好習慣。
一般來說,一臺空調待機一年的電費約3元,家里有3臺空調的話,一年待機電費就有10元左右。如果放大到全國幾千萬戶家庭,全年僅空調待機消耗的電費就是一筆不小的數目。
總結:選對空調 科學使用,省電又健康
合理運用以上這些方法,一個三居室家庭夏天節(jié)省幾百元電費不成問題,按這樣計算,大約3-5年就能省出一臺新空調的錢。更重要的是,每個家庭養(yǎng)成良好的使用習慣,還能為節(jié)約能源、低碳環(huán)保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lián)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