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魯木齊,在蒙古語中的意思是“優美的牧場”。
雖然是世界上最遠離海洋的內陸大都市,但已經成為亞歐大陸的十字路口。
烏魯木齊截至2024年末常住人口412.84萬人,包括漢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等47個民族,是典型的多民族聚集地。
烏魯木齊總面積1.38萬平方公里,下轄7個區、1個縣。
新石器時期,就有人類在這里繁衍生息。最早是古車師人建立車師后國,從原地車師(今吐魯番)出發翻越天山來到這里。
烏魯木齊的稱謂,早在925年和田塞語《使河西記》中已有記載。
1763年(乾隆二十八年),清政府將烏魯木齊改名“迪化”。 1954年2月1日,恢復使用原名烏魯木齊。
天山區,更是烏魯木齊的“城中之城”,面積只有7平方公里,但卻是自治區首府的政治、文化、宗教中心,更堆積著西域2000年的文明層疊,堪稱活態的“絲路民族博物館”。
漫步在天山區的繁華街道,猶如展開一幅時空長卷。
7個民族、47座清真寺教堂百年老字號與摩天大樓在此碰撞,汗騰格里清真寺穹頂與新月塔尖在陽光中閃耀,維吾爾工匠用磚雕復刻了中亞建筑的精魄新疆國際大巴扎,世界規模最大的集市沸騰著人間煙火與商貿江湖。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