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企領導越來越弱智”;
“內斗可以,外斗不行”;
“跟別人干過好事,也干過壞事”……
段子與“暴論”齊飛,反思共“痛批”一色,國內的汽車行業論壇越來越有看點,這次是——中國汽車論壇2025。
已經公開或流出的大會發言,智能車參考梳理了一下,大致分成段子滿天飛類型、痛陳行業亂象型、反思建議型等等。
其中“段子滿天飛”發言,最精彩的莫過于——
奇瑞老板尹同躍:車企領導越來越弱智,出海有點“大躍進”
整個中國汽車論壇2025,就數尹同躍的發言影響最大傳播最廣,一改往日四平八穩滴水不漏的行業老前輩風格 ,把論壇發言搞成了脫口秀大會。
很多引發臺下笑聲一片的發言橋段,一看就是精心設計過的。
比如“6月份17家車企在北京開會,要反內卷”~停頓半秒后:
實際上我們都跟了價格戰,也參與了內卷。
會場頓時充滿快樂的空氣。
接著又為奇瑞參與內卷“辯護”:
奇瑞是一家膽子比較小的企業,總是跟別人干好事,也跟著別人干了壞事。
智能化發展越快,車企領導層反而越弱智。
類似自嘲還有很多,比如從去年開始就攪動輿論的車圈口水仗,前段時間又進一步演化成“吹哨人”熱梗,尹同躍半調侃地說到:
“營銷上我們也不敢得罪誰,總是打不還手罵不還口”。
段子之外,對行業發展尹同躍同樣有建言獻策的干貨。
1、出海
中國車企“蜂擁出海”,是一種“大躍進式”的混亂狀態,缺乏協調性。
需監管、協會、媒體共同引導,建立“可持續、有序的出海”機制,避免引發海外市場排斥或貿易壁壘。
車企應成為“出海文明的使者”,“國家與海外關系的紐帶”,而非單純追求短期銷量。
在海外市場,奇瑞經常反思“讓別人討厭了什么”,減少當地不適感,并尋求與全球同行建立“統一戰線”,實現共贏。
(背景補充:2025上半年,奇瑞海外銷量55.03萬輛,同比增長3.3%,占集團總銷量的43.6%。)
2、調整考核導向:重質量、創新而非銷量
企業“比銷量、比速度”的導向已不適用當前發展階段。建議主管部門增加對品牌建設、技術創新、管理變革、服務質量的引導,提出“質量排名比銷量重要,利潤排名不如創新重要”。
品牌與技術突破需長期投入,呼吁資本市場和主管部門要給予車企更多的理解和耐心。
(背景補充:奇瑞上半年總銷量121.38萬輛,國內第三)
3、車企互相化解誤解
呼吁協會多組織“飯局外交”,促進車企老板面對面交流,避免“誤會越積越深”,甚至可以稍微突破“禁酒令”。
通過活動“互相學習、諒解、理解”,中國汽車人共同的責任是“做強、做大、做長久”。
不打官腔不講情懷,不吹牛X不開炮,尹同躍發言出圈火爆的根源,其實是當今車圈“稀缺”的態度真誠,情緒穩定。
雷軍沒到,處處有雷軍
的確是這樣。
阿維塔科技總裁陳卓直言:
雷軍團隊掌握了新時代流量密碼和營銷制勝的關鍵能力,對傳統汽車營銷形成了降維打擊,甚至可能導致汽車行業CMO失業。
好比“馬拉松中插入百米沖刺”,長跑與短跑選手都難以適應節奏。
怎么辦,阿維塔反思集中在3點:
1)汽車產品從規劃層面,就要從之前“平臺思維”轉向“爆品思維”。
2)營銷摒棄單向推送,采用分階段內容釋放與用戶持續互動,通過“推高熱度”實現流量虹吸效應,降低獲客成本。
3)汽車現在疊加電子消費品屬性,要建立“用戶反饋-快速迭代”機制(如音響升級、底盤調校等),縮短產品優化周期。
(背景補充:阿維塔上半年銷量同比增長117%,但基數較小,總交付為59,084輛。)
當然了,有人學習就有人反對。
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昊,發言批判了“流量主義”。
1、車企過度追求流量曝光,陷入“為炒作而炒作”的誤區,導致營銷脫離產品與服務本質。新媒體必須要做,但流量主義不能有。
2、品牌是一個個好產品造出來的,是一個用戶接著一個用戶服務出來的,不是投流投出來的。
3、北汽承諾不刪除任何一條評論,包括負面評價。有錯我們就改,做得不好及時糾正,但對用戶一定要真。
(背景補充:北汽2025上半年包含商用車銷量突破81.7萬輛,同比增長6%,北汽新能源上半年銷售67152臺,同比增長139.73%)
控訴痛陳行業內卷
其實幾乎每個參會嘉賓都談到了內卷,但表態最激烈的當屬中汽協——常務副會長付炳鋒幾乎是“怒批”了。
也不奇怪,中國汽車論壇本來就是中汽協主辦。
東家主辦方的觀點,其實也是整場論壇的定調:
1、有了周榜單,是不是以后還要來日榜單?這嚴重歪曲、誤導行業真實運行情況。一個車企怎么能清楚的知道其他企業每天賣了多少車呢?一聽就站不住腳。
2、互相壓價、搶單,不僅國內利潤被卷光,出海也容易把矛盾帶到國外。
3、中汽協已經牽頭制定了一套“出海自律公約”,每月碰頭通報海外報價,誰家想靠跳樓價搶市場,立馬被群里公開“提醒”。下一步,中汽協要把這套機制寫進行業規范,誰再惡性競爭就列入“出海黑名單”,銀行授信、港口運力、保險費率一起收緊。
中汽協自己總結發言就一句話:
“卷技術可以,卷價格不行;窩里斗可以,出去斗不行”。
出去斗……這次中國汽車論壇上,寶馬中國負責人高翔(Sean Green),也做了一番“反內卷”發言。
核心總結為3個:
1、技術路線未定論。電動化技術路徑(純電/插混/增程/燃料電池)尚未形成共識,內燃機角色模糊,政策與技術進步存在脫節,安全倫理標準亟待完善。
2、內卷危害產業。價格戰導致行業利潤率降至極低水平(2025年Q1僅3.9%),若放任將引發質量下滑、創新停滯,最終威脅可持續發展。
3、給中國的承諾:反關稅反貿易戰,努力做好溝通橋梁,以及支持中國汽車出海。
不過寶馬支持的出海,是優秀供應商出海(如寧德時代、億緯鋰能等),并沒有說支持中國車企在海外建廠建供應鏈,本地化設計生產銷售等等。
情有可原,理解理解。
其實站在寶馬的角度,這番發言可能叫“反外卷”比較合適。
(背景補充:寶馬集團上半年交付120.7萬輛,同比下降0.5%;寶馬中國一二季度銷量同比分別下滑17.2%、13.7%。)
其他行業大佬的反思與建議
最后快速看一下其他各個行業大佬透露的對行業看法和建議。
吉利高級副總裁王瑞平給了一組數據:2030年中國市場電氣化滲透率將達75%,但含發動機的動力(混動 燃油車)仍占55%,全球占比70%(按1億輛產量計,發動機需求達7000萬臺)。
所以純電、混動、綠色燃料等多路徑并行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關鍵,混合動力是新能源轉型的核心路線之一。
主管部門和企業,都不應該忽視混動系統和高效內燃機的研發投入。
地平線總裁陳黎明則講了智能化發展趨勢。他認為智駕普及很好,但出現量產城區NOA系統未達到“好用”預期的挑戰,要解決這一問題,算法、算力、數據和工程能力缺一不可。
地平線率先具備了整個自動駕駛賽道獨一無二的“全棧”能力:
算法方面地平線的端到端UniAD、以及Vision Mamba都被模仿跟進的對象;
算力層面,征程6系列芯片家族覆蓋低中高階全場景,尤其是旗艦款6P實現CPU BPU GPU MCU四芯合一;
數據層面地平線構建起了“強化學習 世界模型”方案。模擬物理環境實現自主學習,優化邊緣場景處理;
工程層面,Horizon SuperDrive(HSD)2025年裝車上市。
最后是廣汽,去年重慶論壇廣汽老總曾慶洪貢獻了最火爆的發言,既是對行業內卷最早的警示,也是對廣汽自身處境的憂慮。
新任廣汽掌門人馮興亞,今年鋒芒收斂許多,只談廣汽本身的得失和戰略:
1、過去曾誤判增程/插電是過渡技術,未精準把握用戶里程焦慮,錯失市場機遇,2025年起密集上市增程/插電車型。
2、重構研發體系 ,整合產品、造型、平臺技術等資源,引入IPD(集成產品開發)流程,強化用戶需求導向。
3、重構服務與渠道,加速縣域市場服務觸達,升級 “直聯、直服、直營”營銷,全國所有廣汽網點升級為 “綜合銷售服務中心”。
一句話,廣汽現在全面進入“戰時狀態”。
最后介紹一下中國汽車論壇。
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CAAM)主辦的官方背景行業高端論壇,參與方不僅有國內汽車行業各個玩家,還包括世界汽車組織和世界經濟論壇。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