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傍晚,拱墅區小河湖墅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門口,“砰”一聲刺耳聲響,揪緊了所有人的心。
只見一名推著拉拉車的大伯被疾馳而過的汽車撞倒在地,老人倒在地上,額頭、鼻梁、臉部血流不止,甚至出現了短暫的抽搐,看著讓人無比揪心。
正準備下班的小河湖墅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生柳陽是目擊者之一。他和同樣準備下班的王為蕙醫生、李音美護士,迅速沖到老人身邊,俯身開展急救:“120還沒到,我們趕緊先處理一下!”
測血壓、查血氧、看瞳孔……醫護們快速評估生命體征:“生命體征暫時穩定,主要是頭上的傷口在大量出血,傷情隨時在進展變化中。”柳陽麻利地打開急救包,和王為蕙一起,保持老人頸椎腰椎水平位穩定態,并快速進行包扎止血。李音美迅速從急救箱中取出氧氣袋,拇指利落地旋開閥門,穩穩接在老人鼻翼間,同時保持和患者對話,努力穩定患者緊張不安的情緒。
就在三人全力施救時,一輛車在附近停下,下車的正是該中心護士長俞燕琳,她剛從小河站點回來,看到熟悉的身影跪在路中間救人,俞燕琳心一緊,立刻把車停好,一路小跑沖了過來。
止血、供氧、監測……四位醫護人員的身影在街頭構成了一道堅實的生命防線。迅速趕到現場的交警則設置警戒區域,指揮交通,嚴防二次事故,為急救提供了重要的安全屏障。周圍不安的人群逐漸平靜下來。
此時,另一個難題擺在面前——聯系不上家屬,老人手機沒電關機,醫護人員一邊繼續處理傷口,一邊在老人身邊的拉拉車里尋找線索。“找到了,剛剛在我們這就診過,有就診發票!”李音美和俞燕琳拿著發票,立刻跑回中心,通過健康檔案迅速查到了老人家屬的聯系方式并通知了家屬。
很快,120急救車達到現場,急救人員迅速接手:“包扎止血很及時,氧氣也及時用上了,這些都為我們后續搶救爭取了寶貴時間,處理得非常專業。”隨后,老人被送往三甲醫院進一步救治。
“還好醫生護士就在身邊!”“動作真當快,處理得也很好!”看著救護車遠去,目睹整個過程的幾名老街坊朝四名醫護人員豎起了大拇指:“四個醫生護士沖出來救人,是我們老百姓靠得住的身邊好醫護!”
這句樸實的“靠得牢”,讓柳陽心頭一熱:“說實話,聽到真的很感動,汗流浹背也值了。”據同事們透露,就在前幾天,一位居民在中心掛號臺邊上突然倒地不起,也是他帶頭沖上去開展急救。
“其實我們中心的每一位同事都一樣優秀。”柳陽認真地說:“誰碰到這種緊急情況,一定都會挺身而出的。守護好社區居民的健康,就是我們的本分!”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