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央行提前公告稱,為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充裕,15日將開展1.4萬億元買斷式逆回購操作,其中3個月期8000億元,6個月期6000億元。這是自6月央行打破月末公告的慣例以來,再度于月中提前公告買斷式逆回購操作,并連續兩個月加量續作,強化市場溝通、持續呵護流動性。
15日,央行還以固定利率、數量招標方式開展了3425億元逆回購操作,操作利率1.40%,期限為7天。當日有690億元逆回購以及1000億元中期借貸便利(MLF)到期。
穩定流動性
月中流動性擾動增多,7月央行延續加量續作買斷式逆回購,助力穩流動性、穩信用、降成本。
7月15日,央行以固定數量、利率招標、多重價位中標方式開展14000億元買斷式逆回購操作,其中,3個月(91天)操作量8000億元,6個月(182天)操作量6000億元。由于本月有7000億元3個月買斷式逆回購以及5000億元6個月買斷式逆回購到期,截至當下實現了1000億元3個月買斷式逆回購以及1000億元6個月買斷式逆回購凈投放,共計2000億元資金凈投放。
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認為,當前市場面臨較為顯著的資金缺口。首先,7月前兩周央行已通過逆回購累計凈回籠1.7萬億元,還有待回籠的中長期資金,其中MLF方面,15日和25日分別到期1000億元和2000億元,買斷式逆回購則共計1.2萬億元到期。其次,稅期擾動將至,7月作為繳稅大月,2021年至2024年單月繳稅規模在1.7萬億至1.9萬億元。此外,伴隨地方債發行提速,7月政府債凈融資額預計仍在1萬億元以上,均對流動性有所擾動。
為此,溫彬認為,央行開展1.4萬億元買斷式逆回購操作,實現凈投放2000億元,連續兩個月加量續作,對沖中長期流動性缺口,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充裕,推動寬信用進程,并繼續緩解銀行負債端壓力、降低負債成本。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認為,在5月央行降準釋放約10000億元長期流動性基礎上,近兩個月央行連續實施買斷式逆回購凈投放,一方面有助于在政府債券持續處于發行高峰期階段,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充裕,另一方面也釋放了數量型貨幣政策工具持續加力的信號,有助于推動寬信用進程,強化逆周期調節。
數量型工具持續加力
今年以來,貨幣政策框架持續調整優化,央行與市場的溝通不斷強化,3月MLF首次提前公告,穩定市場預期、流動性就此開始轉松;6月央行“二破”慣例,分別于月初和月中提前公告進行買斷式逆回購操作,緩釋市場對流動性的擔憂,帶動市場利率明顯下行。
“7月央行再次于月中公告買斷式逆回購操作,表明每月買斷式逆回購已從月末披露轉變為月中披露,顯示貨幣政策操作透明度增加,溝通機制進一步完善,能夠更為有效引導和穩定市場預期。”王青稱。
溫彬提到,在釋放數量型貨幣政策工具持續加力的信號同時,疊加月末MLF操作,貨幣政策將維持合理寬松取向。
7月14日,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央行提出,下階段將進一步落實好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抓好各項已出臺的貨幣政策措施執行,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
值得注意的是,本月有3000億元MLF到期,除了15日到期的1000億元,另有25日將到期的2000億元。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認為,6月中長端流動性投放中,MLF凈投放1180億元,買斷式逆回購提前公告并在當月開展兩次操作,實現凈投放2000億元。往后看,央行維持流動性充裕的操作態度可能不會有太大變化,預計7月MLF可能延續凈投放。
溫彬表示,央行將繼續運用質押式逆回購、買斷式逆回購、MLF、降準等各類工具,保持流動性充裕,持續營造適宜的金融環境。
王青預計,著眼于有效應對外部波動對宏觀經濟運行的影響,推動物價水平溫和回升,下半年各類政策工具在適度寬松方向上都有發力空間。
幫企客致力于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財經資訊,想了解更多行業動態,歡迎關注本站。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