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7月16日消息,據媒體報道,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宣布,計劃到2032年投入4840億韓元(約合25.1億元人民幣),重點開發無機發光二極管(iLED)顯示技術,旨在為韓國顯示產業開辟新的增長引擎。
作為下一代顯示技術,iLED在壽命、亮度和能效方面相比當前主流的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具備顯著優勢。盡管韓國在全球OLED市場占據領先地位,但在iLED領域仍相對落后,其iLED顯示屏生產嚴重依賴進口的LED芯片和材料。
為支持政府的研發計劃,韓國顯示產業協會于4月15日正式宣布,將同步推進兩大核心項目:無機發光顯示器(iLED)的研發和OLED技術的“超差異化”研發。
無機發光項目是韓國政府為推動微型發光二極管(Micro-LED)、量子點(Quantum Dot, QD)等無機材料顯示器技術發展而設立的研發計劃。
與此同時,作為韓國顯示產業支柱的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技術,也在積極推進旨在實現超差異化的支持項目。
OLED超差異化研發項目聚焦于:適用于極端環境的移動OLED顯示技術、用于XR設備的硅基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oS)技術、超逼真光場顯示技術等,這些項目共同構成了提升韓國在汽車、元宇宙等未來新興產業市場準入門檻的戰略性支持體系。
此外,為應對來自中國等競爭對手的挑戰并建立技術壁壘,協會還將推進關鍵轉型技術項目,包括:實現超薄高可靠性元件結構、設計下一代大尺寸柔性面板、開發高附加值OLED應用技術。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