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挖煤小伙逆襲成北京工業大學博士的故事刷屏網絡,其博士論文致謝部分更是打動無數人,被譽為“最猛的大丈夫”。這位小伙來自偏遠的小山村,12歲便跟隨父親在小煤窯勞作。歷經兩次高考,他最終以超500分的成績考入專科院校,隨后通過專升本進入地質工程領域,研究生階段轉向采礦工程,最終攻讀博士學位。
回憶過往,他曾利用寒暑假從事多種工作減輕家庭負擔,包括在上海電子廠操作車床、在焦作化工廠工地綁鋼筋,以及在晉城煤礦搬運炸藥等。即使在繁重的體力勞動之余,他依然堅持學習,用努力書寫了自己的逆襲之路。“研究生每月有500元補助,這讓我媽媽終于不用再辛苦地去工地做飯了。”他在致謝中這樣寫道。
除了對導師、同學和同事的感激,他還特別提到本科室友對自己的無私幫助,不僅讓他在考研和讀研期間免于奔波打工,還贈送了一部手機,甚至將自己僅有的一條褲子送給他。“今天吃了人家一半橘子,以后一定要買回來還”,這份真摯的情感令人動容。
對于正在奮斗的寒門學子,他給出了這樣的建議:“迷茫和焦慮毫無意義,關鍵是要行動起來。明確方向后,專注深耕自己的專業,提高行業認知,同時減少不必要的娛樂,多陪伴家人。”
這段充滿力量的經歷,不僅激勵了無數年輕人,也再次證明了知識改變命運的力量。
海峽網綜合自九派新聞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