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7月15日,美國能源部長賴特表示美國可能退出國際能源署(IEA)。該機構的能源預測長期被共和黨批評“不切實際”。
“我們將采取以下兩項措施之一:要么改革國際能源署的運作方式,要么退出。”賴特說,“我強烈傾向于改革。”
賴特還表示,他一直在與國際能源署署長比羅爾(Fatih Birol)進行對話。
國網能源院能源互聯網研究所高級研究員苗中泉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美國威脅退出國際能源署已經不是一次兩次了,但倘若真的退出,美國能享受到的好處非常有限。”
他進一步解釋稱,IEA本質上是一個能源情報共享組織,美國的退出則意味著IEA其他成員可以不再與美國共享其石油儲量和消費量等能源數據與情報,這會給高度嵌入國際能源體系的美國能源產業帶來很大損失。
退出IEA有何代價
IEA成立于1974年,總部位于法國巴黎,是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下屬的獨立機構。目前, 該組織擁有包括美國、英國、法國、德國、印度和日本等32個成員國。
上世紀70年代的中東石油危機對發達經濟體的經濟造成嚴重沖擊。在此背景下,國際能源署(IEA)應運而生,致力于促進全球制定合理的能源政策,建立穩定的國際石油市場信息系統,以應對可能出現的新的石油危機。
這一核心目的也體現在IEA對成員國的要求中——IEA成員國必須擁有不少于上一年度90天石油凈進口量的戰略石油儲備,并在全球石油供應出現嚴重中斷時,動用其石油儲備用于IEA的集體行動。歷史上,IEA曾先后于1991年、2005年、2011年和2022年協調成員國集體釋放石油儲備以穩定國際油價。
IEA發布的報告及預測在全球頗具影響力。例如,拜登政府就曾引用該機構對未來全球化石燃料需求下滑的預測,作為其暫停批準新的液化天然氣出口許可證的理由。該機構預測全球石油、天然氣和煤炭需求將在2030年底前達到峰值一事更是引發強烈反響。美國石油公司雪佛龍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沃思(Mike Wirth)稱該預測“完全不正確”,美國參議院共和黨黨鞭巴拉索(John Barrasso)抨擊IEA已經偏離了其能源安全的根本,成為“能源轉型啦啦隊”,要求IEA“必須明確表示,它不贊成終止對石油、天然氣和煤炭的投資”。
隨著近年來IEA關注范圍從石油煤炭天然氣等傳統能源逐步擴大到可再生能源、風能、核能及關鍵礦產等領域,并支持加快清潔能源轉型與減緩氣候變化,其報告和預測多次引發共和黨及美國化石能源行業的批評。
苗中泉對第一財經表示,如果退出IEA, 美國能享受到的好處就是節省一筆會員費以及不再需要承擔在極端情況下釋放石油儲備以穩定全球市場的義務。
據一份歐洲議會報告稱,國際能源署的運營資金主要來自成員捐款以及其發布統計數據和出版物所取得的收入。據國際能源署去年發布的文件顯示,過去十年,該機構平均每年從美國獲得570萬-580萬美元的捐款,以及額外107萬美元的自愿捐款,共計占其年度預算的14%。
苗中泉同時表示:“問題在于無論是對于特朗普政府,還是下一任美國總統,需要面對的現實是… … 美國的能源自主或能源霸權建立在‘大進大出’之上,即大規模進口能源的同時,也向國際市場大規模出口能源商品。所以美國已經深度地嵌入到了國際能源體系當中,這一體系的一大支柱就是IEA及其匯聚的國際能源情報與數據。”
“換句話說,美國政府當然可以退出IEA, 但這會給美國的油氣生產商和運營商帶來很大的麻煩。” 他稱。
美國計劃如何“改革”國際能源署
早在特朗普勝選后,就有多位知情人士對媒體表示,IEA已經被特朗普及其共和黨盟友視為攻擊目標,美國政府可能會考慮削減對其的資助,或任命一位特使進駐該機構,尋求改變其預測方法和對化石燃料的觀念傾向。
今年2月,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他將下令對所有非政府組織的資金來源進行審查,并計劃取消對他的政府認為不符合美國利益的組織的支持。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也已經向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施壓,要求它們放棄氣候援助。
苗中泉認為,所謂要求IEA“改革”的呼聲有一定合理性,IEA確實需要改革以明確自身在現代世界能源體系中的定位,畢竟在可再生能源協調發展上,已經有國際再生能源總署(IRENA)發揮作用。“如果IEA仍將自身定位為在極端情形下穩定國際能源體系的協調組織,那么它必須重新聚焦于石油、天然氣及煤炭等處于主導地位的能源,就必須清晰地將工作重心置于化石能源的協調與共享機制之上。 ” 他稱。
他還表示,圍繞著IEA的爭議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主張“鉆探,寶貝,鉆探”的美國與認為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才是未來的日本與歐洲在能源政策上的分歧。
在今年初舉行的國際能源署會議上,這一趨勢已初見端倪。知情人士稱,美國代表在會上敦促該組織“回歸基礎”、阻止任何“與化石燃料無關”的項目以及呼吁各成員在核能、地熱能和關鍵礦產供應方面進行合作。而在此次會議上,歐洲國家均表態繼續支持國際能源署的清潔能源研究。
英國華威商學院全球能源教授布拉德肖(Michael Bradshaw)表示,主要成員在議程上的相互競爭讓國際能源署署長比羅爾處境艱難。 “在制定議程以及由誰來制定議程上,存在著微妙的平衡。”他稱。
幫企客致力于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財經資訊,想了解更多行業動態,歡迎關注本站。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