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報業·中國江蘇網訊(記者 彭頌珂 通訊員 張固珅)七月的徐州,驕陽似火,暑意蒸騰。在這種嚴酷的“烤”驗下,徐州電務段的職工們不懼熱浪,扎根現場;廣大團員青年挺膺擔當,堅守在鋼軌線路旁、信號樓內,為確保高鐵和旅客列車安全筑牢安全防線。
7月1日深夜0時30分,白天40℃的高溫余熱尚未散盡,通道門處傳來的燈光交替閃爍,與蟲鳴聲交相呼應。在徐州東京滬高鐵信號車間有這樣一群“夜行軍”,在獨屬于他們的“黃金四小時”里,人均萬步,以毫米級精度調整道岔、檢修軌道電路。
汗滴為墨,磐石作基

宿州東高鐵信號工區副工長劉博蹲在轉轍機旁,檢查機內機外動作設備,豆大的汗珠從額頭滾下,順著臉頰滴落在地上,形成了大小不一的斑點。專注的眼神透過朦朧的汗霧,一次又一次反復確認著,他時而彎腰、時而下蹲,核對、加固箱盒內部配線,“這些線就類似于咱們的血管脈絡一樣,縱橫交錯的,一根都不能出錯!”他邊說邊摘下手套,蹭去手上殘留的汗滴,仔細認真完成著“圖實一致性”排查工作。而那雙早已被汗水浸透、沾滿油污的手套,正是職責烙在他手上的印記,地面各處已經蒸干的汗漬,正像一塊塊小小的磐石鋪在設備下方,夯實安全根基。
星眸織就,平安長堤
在不遠處的信號樓內,來自徐州東動車所信號工區的張佳禾正在查看電腦屏幕上實時躍動的監測數據。他全神貫注,找尋著自己的“獵物”,在各個站間來回切換,仔細調閱電壓、電流、功率曲線、缺口數值及各項電氣特性數據。“2#道岔定位缺口偏左0.6mm,室外校對一下。”張佳禾深知“失之毫厘,差之千里”,雙眸緊盯著屏幕,絕不放過任何隱患,“現在晝夜存在溫差,道岔根據各自特性需要進行缺口預調整,確保白天數值符合標準。”拿起對講,他時刻比對著缺口晝夜變化,有條不紊地匯報給室外作業負責人。

淬火青春,共礪勛章
青年職工不僅是崗位上的“排頭兵”,更在互幫互助中凝聚成一股堅實力量。車間成立青年突擊隊,保證暑運期間管內信號設備正常運作,同時包保干部、技術人員會在日常毫無保留地分享他們多年來總結的工作經驗及應急處置注意事項。在面臨設備隱患時,所有青年職工風雨無阻,在值班室集結待命,時刻做好應急上道的準備。待到夜晚上道作業的時候,徐州東京滬場高鐵信號工區工長田德躍快速飛奔到白天發現的隱患處,“現在爭分奪秒,白天列車就能按時將旅客送達目的地。”他將應急工具包里的工具一一擺放整齊,仔細檢查設備運用狀態,汗水在黃色反光服上暈染出深色的地圖,正是青春在平凡崗位上淬煉出的最耀眼的勛章。
在這暑運的戰場上,徐州電務段徐州東京滬高鐵車間的青年職工們以昂揚的姿態、務實的作風,用青春和專注,為南來北往的列車校準了最可靠的方向。萬里鐵道線上,每一組安全轉換的道岔尖軌,無不展現著這些年輕守護者們平凡而滾燙的使命。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