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太原市消協向社會公布家裝行業合同簽訂統計調查報告。結果顯示,超九成消費者會核對家裝合同條款;近三分之二的消費者表示,簽訂合同后在裝修過程中仍有問題出現。
為全面掌握我市家裝行業合同簽訂現狀,規范市場秩序,保護消費者權益,市消協從裝修消費者基本信息、合同簽訂情況、合同履約和糾紛、消費者認知與行為、建議搜集等方面展開調查。此次調查采取在線調查和實地訪問相結合的方式完成,共采集有效樣本508份。
從合同簽訂情況來看,超六成消費者表示會與商家簽訂書面合同且選擇正規裝修公司。簽訂合同時,大多數消費者會對內容逐項閱讀并協商修改。值得一提的是,超九成消費者在簽訂合同時會對條款內容進行核對。不過,近三分之二的消費者表示,簽訂合同后在裝修過程中仍有問題出現,主要為施工質量不達標,其次是工期無故延誤。
市消協工作人員介紹,從調查結果不難看出,多數消費者有維權意識,但仍需進一步強化。消費者在處理糾紛方式中,“與商家協商”數據量最高。
家裝合同中必須明確的條款中,認為工期及延期賠償必須明確的人數最多,其次是付款方式及比例。質量驗收標準、保修期限、違約責任、材料品牌及型號等消費者也較為看重。
“超七成消費者認為,我市家裝行業合同具有一定的規范性。”市消協工作人員說,但部分商家仍存在為規避流程約束和法律責任拒絕與消費者簽訂合同以及合同條款設計不足、未能盡到告知義務等問題。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