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郭蕊 通訊員 陳晨 實習生 錢璽羽
近日,濟南市第三人民醫院胸痛中心與郭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通過醫聯體緊密協作,成功救治一例高危Wellens綜合征患者。從基層初診到完成冠脈支架植入,全程不到1小時,展現了區域協同救治體系的高效與精準。
7月11日上午,49歲的張先生(化名)因胸痛前往郭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就診。據張先生回憶,當時他胸痛呈壓榨性,伴大汗,坐臥不安。接診的內科負責人王燕娜憑借多年的臨床經驗,立即評估出患者是前降支重度狹窄,在應用藥物并安撫病人的前提下,立即聯系濟南市第三人民醫院急診。
急診醫學科主任張強接到通知后立即統籌安排——120立即出車、心內科提前到搶救室待命、導管室做好手術準備。雖然距離濟南市三院10公里,但數字化急救系統已提前打通所有環節。

患者到達急診后,立即行冠脈造影提示患者左前降支開口95%狹窄,整個血管供血只剩一條細縫,可謂命懸一線,經過快速有效的治療,在前降支近端植入了一枚支架,術后患者癥狀很快緩解。

手術前

手術后
主刀醫生、濟南市第三人民醫院心內科三病區副主任醫師畢泗寧說:“這種病叫Wellens綜合征,患者短期內可能出現廣泛前壁心肌梗死。這類患者需爭分奪秒開通血管,如果錯過最佳時間窗,死亡率高達42%。”

醫聯體內建立的“胸痛中心”網絡打通了基層醫院、急救中心與上級醫院的協作通道,實現患者信息實時共享和快速轉運。該案例凸顯醫聯體建設的顯著成效,讓更多危急患者贏得黃金搶救時間。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