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安徽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矢志揚新風,攜手遞溫情”社會實踐團隊在紅星社區以及春江社區開展了一系列意義非凡的社會實踐活動,包括但不限于 “掃黃打非”“垃圾分類” 和 “防溺水宣講”。這段經歷不僅豐富了我的假期生活,更讓我深刻地理解了社會責任的重要性。
“掃黃打非”:守護精神凈土。“掃黃打非” 活動讓我認識到文化環境的凈化對于社會發展的重要意義。在活動中,我們旨在通過視頻講解和有獎問答等方式讓小朋友們了解到掃除不良的文化垃圾和打擊非法盜版出版物的重要性,通過學習知識,自覺抵制,積極舉報和增強學習能力來成為“掃黃打非”小衛士。我們告訴小朋友們要保持警惕,不要輕信陌生人,保護自己的網絡安全。同時,我們也鼓勵他們積極向家長和老師們報告可疑情況,共同維護網絡環境的清朗。看到小朋友們從最初的不太了解到后來的積極支持,我們深感自己的努力沒有白費。例如,在一次宣傳活動中,一位社區工作人員原本對這類話題不太感興趣,但經過我們耐心的講解,她意識到不良文化對青少年的危害,并表示會在日常生活中關注相關問題,這讓我深受鼓舞。
“垃圾分類”:共創綠色家園。垃圾分類是現代社會環保的重要課題。在參與垃圾分類的實踐中,我深刻體會到每一個小小的分類行動,都能為地球的可持續發展貢獻一份力量。我們不僅向小朋友們講解垃圾分類的方法和意義,還親自參與到垃圾分類的監督和指導工作中。在小區的垃圾投放點,一位小朋友在我們的指導下,正確地將垃圾進行了分類,那純真的笑容和認真的態度讓我堅信,環保的理念正在新一代中生根發芽。
“防溺水宣講”:守護生命安全。防溺水宣講活動則讓我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與寶貴。我們走進社區,向孩子們和家長們強調防溺水的重要性和相關的安全知識。特別是在給小朋友們做CPR(心肺復蘇術)演示時,他們那專注的眼神讓我明白,我們傳遞的每一個安全提示,都可能在關鍵時刻挽救一個生命。比如,我們分享了一些真實的溺水案例,引起了大家的警惕,讓他們更加重視自身的安全。
通過這次暑期社會實踐,我不僅提高了自己的溝通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更重要的是,我深刻地認識到,作為一名大學生,我們有責任也有能力為社會的進步貢獻自己的力量。每一次的宣傳,每一個人的理解與支持,都讓我堅信,只要我們每個人都付出一點努力,社會將會變得更加美好。在未來的日子里,我將繼續積極參與各類社會實踐活動,用實際行動踐行社會責任,為建設更美好的社會貢獻自己的一份光和熱。
(安徽師范大學矢志揚新風社會實踐團隊 陶錦祎)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