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在北京召開,全會研究了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問題,要求全黨“以釘釘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實”。各級黨員干部應深刻認識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的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奮力走好新的趕考之路。
堅定信念,堅持黨的領導的根本保證。百舸爭流,奮楫者先。回顧百年黨史,從小到大、由弱到強,在腥風血雨中一次次“涅槃重生”,根本原因就在于我們黨始終堅守初心,在一次次深化改革不斷探尋正確的道路。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擘畫了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改革藍圖,回答了改革應該“堅持和鞏固什么,完善和發展什么”的中國之問、時代之問,在總結“過去我們為什么能夠成功”的經驗基礎上,提出了“未來我們怎樣才能繼續成功”的實踐指導。廣大黨員干部要主動順應全面深化改革新要求,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當好對黨忠誠老實的模范踐行者,當好全面深化改革的堅定行動派、實干家。
以民為本,答好人民滿意的“永恒答卷”。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大報告中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作為一名黨員干部,要始終牢記“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要不忘為民初心、牢記組織使命,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同頻共振、同向發力,把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付諸行動、見之于成效。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必須堅持人民主體地位毫不動搖,篤定“服務于民、聚力于民”的價值取向,走好新時代群眾路線,把一件件改革實事辦實、好事辦好,辦到人民群眾的心坎上,才能更好照見民生之大。
守正創新,續寫與時俱進的“時代新篇”。全面深化改革,既要善于守正,又要敢于創新。“守正”是對我們選擇的道路、認同的理論、堅守的理念信念,要永葆志氣、底氣、骨氣,堅持自立自信,把確定的每一項改革舉措進行到底。“創新”是順應時代發展潮流,積極識變應變求變,敢于打破“慣例”,以新思路新方法解決新問題。作為全面深化改革落實的最后一環,廣大黨員干部要在繼承中發展、在守正中創新,敢拼敢闖、善作善為,要直面問題不回避,主動尋找解決問題的契機和切口,謀劃和創新思路、方法和抓手,以“敢為天下先”的魄力去啃下“硬骨頭”、摘下“馬蜂窩”,讓改革問題發現在一線,解決在一線,切實讓改革發展在地方煥發出新的生機活力。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