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不居,時節如流。又是一年“選調季”,走出“象牙塔”,來到“基層門”已經三百多個日夜。這一年里,冬練三九,夏練三伏,我見過清晨日出,也見過深夜繁星,經歷了基層“摸爬滾打”、體驗了“風吹雨曬”、捧起了“燙手山芋”,通過在沾泥水、冒風雨的基層“練兵場”上洗禮、歷練,勇過三關之路。
“此心安處是吾鄉”,主動融入環境,過好身份轉變、角色轉換的適應關。從學校到島上,從“同學”到“同志”,從“高樓大廈”到“田間地頭”,一系列的轉變,讓我應接不暇。缺乏工作經驗,想幫忙卻不知從何幫起;對村子情況不熟悉,群眾來咨詢事情不知如何回答。幸運的是,在領導同事的幫助下,我以最短的時間適應了村里的工作與生活。缺乏經驗,便向經驗豐富的干部學習,向土生土長的群眾學,向專業系統的書本學。以“歸零”心態快速適應身份轉變、思維轉變、態度轉變,在基層磨練中提升工作能力,在群眾交流中厚植為民情懷,在實干擔當中擦亮青春底色。
“一枝一葉總關情”,牢記責任使命,過好服務群眾、不改初心的“為民關”。“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身為人民公仆的一員,要始終將人民“舉過頭頂”,將人民“裝進心中”。基層工作看實效、重落實,不能頭埋沙中當鴕鳥,要向毛相林、趙亞夫、黃文秀等榜樣學習,走進田野,走進家門,走進群眾心中。做好“政策宣傳員”“矛盾糾紛調解員”,深入了解群眾所思所想所需,以“自己也是百姓”的心態融入群眾,無論是大事小事,都扎扎實實、不辭辛苦、不厭其煩地去做。基層工作雖然紛繁復雜,但每當看到村民臉上的笑容,便覺得所有的一切都充滿意義。
“千磨萬擊還堅勁”,加強本領錘煉,過干事創業、砥礪奮發的“能力關”。在黨史學習中,我聽到一群熱血青年救民族于危亡的吶喊;在基層工作中,我看到共產黨人“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擔當情懷,也逐漸明白到新時代青年的重大責任。要想真正成為能擔大任、能干大事、能創大業的可用之才,需持續練內功、提修養、長本領,必須經歷過“千錘萬鑿出深山”,才能感受“梅花香自苦寒來”。要敢啃“硬骨頭”、勇接“燙山芋”,在吃苦中找出突破口,在“暴風雨”洗禮中發現新機遇。堅持真抓實干、埋頭苦干,以“功成不必在我”的歷史擔當開拓基層發展新局面。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