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暑期游也在火熱升溫。根據12306平臺數據顯示,從7月1日開始,暑運前15天,日均售票量達到了1826萬張,單日最高售票量接近2000萬張。高漲的旅游熱推動各地文旅卯足勁“上分”,推出特色文旅“大餐”,吸引游客到地“打卡”,激發旅游消費活力。
以“文旅互補”起筆,為文旅大文章開好頭。文化和旅游融合的前提在于兩者相輔相成的互補屬性,文化底蘊能夠為旅游景點賦能,變“流量”為“留量”;旅游也能促進文化的傳播,在旅游中感受文化律動。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縣就將高山辛夷花海的綺麗景觀與羌族民族文化融合在一起,將美景與民族文化融合推廣,吸引大批游客在此休閑度假。因此,對本地文化的充分發掘打造特色文旅景觀是文旅融合的一條“留量”之路。
以“舊貌換新”點睛,為文旅大文章添好彩。杭州蕭山將老舊棉麻倉庫的紅磚房蛻變成“五七公社文創園”,將歷史與藝術有機結合,老倉庫搖身一變成“網紅打卡地”,吸引無數年輕人來此打卡拍照。利用文旅融合,將老城區的一些含有歷史文化底蘊和共同記憶的地方“老樹換新芽”,既解決了城市化進程加快面臨的城市更新難題,又給予了老舊城區一個煥發新機的機會,一舉兩得。
以“營銷賦能”收尾,為文旅大文章落好筆。從冬季“爾濱冰雪熱”到春季“天水麻辣燙”,文旅視頻的“破圈”讓各地文旅局也想抓暑假游的熱度,卯足勁在自媒體熱的大背景下推出自己的文旅套餐。網劇《我的阿勒泰》熱播,劇中藍天白云、風景優美的阿勒泰成為了暑假游熱度居高不下的旅游目的地,“以劇帶景”拉動了阿勒泰等地的旅游熱潮。趁著奧運熱,云南文旅、張家界文旅等通過喊話奧運健兒的方式推廣文旅項目。在新媒體火熱助推旅游熱的背后,不僅是在新時代文旅融合的的生動體現,更是文旅融合創新路徑的新發展。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