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指導,光明日報社、光明網主辦的2018“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年度人物”評選活動,產生了30位提名者。北川羌族自治縣和諧旅游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黃強榜上有名!他是四川省唯一獲此殊榮的人。
黃強是北川羌族自治縣和諧旅游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羌族草編工藝代表性傳承人,自5.12地震以來,一直致力于羌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搶救保護,結合精準扶貧做出了突出貢獻。
據了解,2018“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年度人物”評選活動自啟動以來受到廣泛關注。根據評選規則,100名候選人名單于12月19日公布。近日,經過光明日報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播專家委員會投票評審,活動組委會綜合考慮候選人的地域、類別、構成等各方面因素,充分衡量候選人的象征性、引領性、創新性、示范性、年度代表性,從100名候選人中確定了30名提名人。其中,傳承人22人,研究者5人,管理者1人,策展人1人,企業家1人。22名傳承人涵蓋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十大類別中的八個類別,國家級傳承人18人,省市級傳承人4人。
羌族草編傳承人黃強是北川羌族自治縣和諧旅游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和諧旅游開發有限公司主要負責羌族草編的傳承保護、產品研發和文化推廣,目前公司已開發草編冰箱貼、十二生肖掛飾、保健草鞋、草編掛件、草編工藝畫等草編產品十大系列、上千個品種,其中已申請版權專利850余項。
(圖為黃強本人)
2015年9月,黃強在北川羌族自治縣創辦了永通草編農民專業合作社,組織農村留守婦女、殘疾人朋友學習草編技術、加工草編產品,脫貧致富。2016年7月,創辦了北川羌族自治縣毓羌傳承職業培訓學校,專門從事羌族草編傳承研究和精準扶貧培訓,已培訓留守婦女、殘疾人朋友8000余人。目前,和諧旅游公司已建立16個草編傳承培訓生產基地、5個草編專業合作社,安置就業100余人,帶動就業200余人。
草編培訓
和諧旅游公司開發設計的旅游產品《健康草編涼鞋》榮獲2007年度中國人文奧運旅游紀念品設計大賽最具中國特色金獎;《草編中國龍》參加2012綿陽非物質文化遺產歐洲巡展,被芬蘭國家森林博物館收藏;《愛情草編組合擺件》榮獲第十二屆中國(義烏)文化產業博覽會工藝品類“銅獎”;《磁懸浮草編裝飾擺件》榮獲2016年度“太陽鳥杯優秀獎”;《北川草編系列》榮獲第四屆北京國際旅游商品博覽會“優秀旅游商品獎”……
稻草藝術品
羌草編是流傳于羌族地區的一種民間藝術。廣義的羌草編是指以羌族地區生長的植物的莖、葉、藤、條、枝、竹等為原料編織的各種器物。狹義的羌草編是指以羌族地區海拔1000米左右的棕櫚葉為主要原料,經過采摘、篩選、攤曬、蒸(熏)、曬等工序,純手工編織而成的各種器物。
(草編工藝傳承人)
羌族草編的歷史可以追溯到羌族祖先大禹時代,早在大禹治水時,腳上穿的草鞋、防洪時背負土石的竹簍、翻山越嶺用的行走繩索都是羌族草編最有代表性的實物。
5.12地震前,北川羌族草編已有一定發展,但受5.12地震影響,草編傳承人、草編相關工具、草編原料來源等均遭到破壞,基本沒有完整的人員可以從事草編。
(草編藝術在國外展出)
為了挽救羌族最具特色的民間藝術——羌草編,在各級政府的組織下,進行了大量的搶救性保護。5.12地震后,羌草編傳承人黃強也在政府的支持下,開展了相關的技術培訓和產品研發,為北川草編的傳承發展做了大量工作。目前,羌草編已入選第四批綿陽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外國人學習草編)
羌族草編經歷了資料收集、產品開發與技術改進、技術培訓和批量生產三個階段,取得了羌族草編發展的前期成果,為后期開展羌族草編生產傳承保護、建立羌族草編示范生產生態保護區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稻草藝術品)
目前,羌草編已完成技術傳承與產品開發、對外宣傳和市場推廣等工作,其系列產品已批量進入市場,并建立了自有銷售和對外宣傳,同時與阿里巴巴、中國科技商務網等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保證了產品未來市場發展的需求。
(稻草藝術品)
傳統羌族草編的原料基本不經過加工,所以保存使用時間很短,編織的物品主要為人們日常生活所需的實用工具。如今,羌族草編不僅對原料進行了加工,還確保編織的物品可以保存更長時間,更加耐用。
(稻草藝術品)
同時,編織工藝不斷創新,編織手法不斷改進,使編織物更加精致。另一方面,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審美的追求,需要開發更多具有藝術欣賞價值和收藏價值的作品。目前,羌族草編產品已開發出草編冰箱貼、草編十二生肖掛飾、草編日用品、草編工藝畫、草編掛件、草編保健鞋等六大系列,上千個品種。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