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強則國家強,基層安則天下安”。基層治理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基石,是提升社會治理有效性的基礎。為使得基層治理提質增效,需推行以政治強引領、以自治強基礎、以法治強保障、以德治強教化、以智治強支撐的“五治融合”,發揮“1 1 1 1 1>5”治理效能,不斷促進“五力提升”,打開基層治理共治共建新格局。
以政治“掌舵定向”強引領,凝聚基層治理“新合力”。“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治國安邦,重在基層;管黨治黨,重在基礎。在基層治理的一線,要讓黨旗在一線飄揚,把黨建引領貫穿基層治理全過程,堅持人在哪里,黨員就在哪里,基層黨的建設就要推進到哪里,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引導基層黨員干部干在先、走在前,推動各類資源力量向基層下沉。以干部亮承諾、黨員亮身份、發展亮實績、治理亮效能為抓手,把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優勢轉化為基層治理的發展優勢,激活黨員干部干事活力,強化服務意識,深化黨群聯動,傾聽群眾呼聲、關心群眾疾苦、解決群眾難題,進一步激發群眾的參與熱情和創造活力,形成“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享有”的良好局面,推動基層治理不斷取得新成效。
以自治“共治共享”強基礎,注入基層治理“新內力”。“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基層民主是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體現,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做實基層民主和群眾自治是關鍵。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民群眾中蘊含著豐富的智慧和無限的創造力,要把廣大基層群眾組織起來、動員起來、凝聚起來,充分激發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辨偨?、村社作為基層治理的主要陣地,要想將基層治理好,便要“下大力氣”“動真功夫”。因此要健全黨組織領導的基層群眾自治機制,充分發揮村(居)民議事會、紅白理事會、道德評議會的作用,增強群眾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的實效。要嚴格落實“四議兩公開”實施細則,推進村(社區)重大事項決策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保障廣大群眾的知情權,廣泛征求群眾意見建議,提高群眾自治參與度,切實把群眾的智慧凝聚到基層治理上來,更好發揮群眾在基層治理中的主體作用,真正實現民事民意、民事民辦、民事民管,打造人人有責、人人盡責的基層治理共同體。
以法治“定分止爭”強保障,增強基層治理“新定力”。“法者,治之端也”?;鶎邮巧鐣艿陌l源地,也是矛盾最為集中的地方,要有效解決矛盾和問題,必須運用好法治手段,把問題解決在基層,把矛盾化解在基層。因此要大力實施基層普法,完善基層法律服務水平,引導各村(社區)打造基層法治文化品牌陣地,推動各村開展“法律明白人”培育工作,培育以村干部、黨員干部、鄉村能人等為主的“法治帶頭人”,定期開展法治普法宣傳,進一步宣傳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援助法》,推進公共法律服務有效覆蓋,提升群眾對法律援助的知曉率,增強群眾的依法維權意識,形成辦事依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風氣,確保做到“小事不出村居、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
以德治“春風雨露”強教化,增添基層治理“新動力”。“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德治是文化的傳統,更是最大的本土資源。在基層治理中,既要堅持依法治理,維護法律的權威性和嚴肅性,又要注重發揮德治的柔性作用,德治如一泓清泉,新時代下要積極探索家庭家教家風、村規民約等在基層治理中的融入方式,全面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創新道德教化的實踐形式。比如通過舉辦道德講堂、開展文明創建活動等,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群眾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念和行為準則。同時,注重發揮先進典型的示范引領作用,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激發群眾向上向善的內生動力。
以智治“科技賦能”強支撐,激發基層治理“新活力”。人是一切價值的源泉,“智治”的出發點、落腳處和評判者都應是人民群眾。通過充分運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高新技術,推動信息化與基層治理“融會貫通”,比如積極拓展基層治理應用場景,以積分制、清單制、巴適小院等智慧鄉村治理為切入點,提升基層治理效能;用好智慧社區云平臺,引導廣大群眾運用信息化手段有序參與基層民主協商、管理社區公共事務,行使知情權、參與權等,打破“信息孤島”與“數據煙囪”,實現基層治理“智慧化”,讓數據“多跑腿”,讓人民“少跑路”,提升服務質量和效率,使基層治理“活起來”“動起來”。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