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了《中國共產黨不合格黨員組織處置辦法》,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認真遵照執行。作為一名共產黨員,要以史為鑒,筑牢信仰基石。勤于政務,積極為民造福。廉潔自律,清清白白做人。把黨的宗旨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用實際行動爭當新時代優秀黨員。
一、以史為鑒,筑牢信仰基石。一是深入學習歷史知識。要筑牢信仰基石,首先要深入學習歷史,包括中國近現代史、中共黨史、世界史等。通過閱讀歷史書籍、研究歷史文獻等方式,全面系統地掌握歷史發展的脈絡和規律。例如,黨員干部可以深入學習《中國共產黨簡史》《論中國共產黨歷史》等書籍,普通民眾也可以閱讀一些通俗易懂的歷史普及讀物,如《半小時漫畫中國史》等,從不同層面了解歷史,從中汲取信仰的力量。二是開展歷史教育活動。在學校、社區和企事業單位等廣泛開展歷史教育活動。學校要將歷史教育納入教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課堂教學、課外實踐等多種形式,培養學生的歷史意識和信仰觀念。社區可以組織歷史講座、紅色文化展覽等活動,讓居民在社區生活中感受歷史的魅力。企事業單位也可以開展以史為鑒的主題教育活動,將歷史經驗與企業發展、員工成長相結合,提高員工的思想境界和信仰水平。三是結合現實反思歷史。在以史為鑒的過程中,要將歷史與現實緊密結合。通過對歷史事件和現實問題的對比分析,找出相似之處和不同點,從而更好地運用歷史經驗解決現實問題。例如,在當前的反腐倡廉工作中,可以回顧中國歷史上的廉政建設經驗和腐敗案例,從歷史中汲取反腐倡廉的智慧,筑牢廉潔自律的信仰基石,確保公職人員在行使權力時始終秉持公正、廉潔的理念。
二、牢記宗旨,積極為民造福。一是關注民生需求。積極為民造福首先要深入了解民生需求。黨員干部要深入基層,通過調查研究等方式,了解人民群眾在生產生活中面臨的實際問題。例如,在脫貧攻堅工作中,數以百萬計的黨員干部深入貧困地區,精準識別貧困家庭的致貧原因,有的是因病致貧,有的是缺乏產業支持等,然后針對性地采取幫扶措施,如發展特色農業產業、提供醫療救助等,切實改善了貧困群眾的生活。二是提供優質公共服務。政府要在教育、醫療、就業等領域提供優質的公共服務。在教育方面,加大教育資源投入,縮小城鄉教育差距,讓每個孩子都能享受到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在醫療領域,推動醫療衛生體制改革,提高基層醫療服務水平,解決人民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例如,通過建立分級診療制度,使小病在基層得到有效治療,大病能夠得到及時轉診和救治。三是推動社會公平正義。為民造福離不開社會公平正義的實現。黨員干部要在制定政策和執行法律等過程中確保公平公正。在就業方面,要消除就業歧視,提供平等的就業機會。例如,保障女性、殘疾人等弱勢群體在就業市場上的平等權益,加強勞動監察,確保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得到保護,營造公平競爭的就業環境。四是注重生態環境保護。在現代社會,良好的生態環境也是為民造福的重要體現。黨員干部要積極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加強環境監管,治理污染問題。例如,在治理大氣污染方面,對工業企業進行節能減排改造,推廣清潔能源,改善空氣質量,讓人民群眾能夠呼吸到新鮮空氣,享受美好的自然環境。
三、廉潔自律,清清白白做人。一是加強思想教育。不斷學習道德規范和法律法規是做到廉潔自律的基礎。通過學習黨的先進思想理論,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同時,深入學習黨紀國法,了解什么是被禁止的行為。例如,定期參加廉政教育講座、學習典型腐敗案例,從中吸取教訓,提高自身的拒腐防變能力。
二是建立健全監督機制。從外部來看,建立健全監督機制是保障廉潔自律的重要手段。在公共部門,要加強內部審計、監察等制度建設,確保權力的正確行使。例如,政府部門實行陽光政務,將政務信息公開,接受社會公眾的監督。企業也應建立內部監督部門,監督財務、采購等容易滋生腐敗的環節。三是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整個社會應營造廉潔自律、清清白白做人的良好氛圍。媒體要發揮積極的宣傳作用,宣傳正面的廉潔典型人物和事跡,弘揚廉潔文化。例如,通過拍攝廉潔主題的電影、電視劇,或者在社區開展廉潔文化宣傳活動等,讓廉潔的觀念深入人心,使人們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影響。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