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紀念日,是所有中國人都必須銘記的日子。“欲知大道,必先為史。”廣大青年干部要銘記中國人民反抗外來侵略的艱苦卓絕的斗爭,以史為鑒、開創未來,不斷增強新征程上干事創業志氣、銳氣、底氣,以昂揚的姿態、飽滿的精神為黨和人民的崇高事業努力奮斗。
涵養“萬山磅礴,必有主峰”的志氣,在厚植理想信念中賡續偉大抗戰精神。在那個血雨腥風的年代,抗擊侵略、救亡圖存成為中華民族的共同意志,全體中國人在抗日問題上找到了契合點。愛國必須抗日,抗日即愛國,抗日成為區分是否愛國的唯一標準,成為中國人民的共同信念。而今,全面深化改革已進入攻堅期和深水期,堅持不懈用黨的創新理論和紀律規矩鑄魂潤心、淬煉意志,逐字逐句讀,踏踏實實悟,切實把握理論精髓、汲取歷史智慧、鼓足奮進斗志。要補足堅守正行的“精神之鈣”,自覺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在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中成為改革工作的堅定擁護者、堅決執行者、堅實捍衛者,不負先輩志愿答好“為黨忠誠”之卷。
涵養“敢教日月換新天”的銳氣,在實干擔當中賡續偉大抗戰精神。近代以來,中國從四分五裂、一盤散沙到高度統一、民族團結,從積貧積弱、一窮二白到全面小康、繁榮富強,從被動挨打、飽受欺凌到獨立自主、堅定自信,其中最大的驅動力就是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敢于斗爭的銳氣。青年干部要從人民群眾關心的事情做起,保持自身敢于斗爭的銳氣,堅持竭盡所能,運用“四下基層”制度深入群眾、深入基層,多去“背街巷陌”,少看“花園盆景”,在持之以恒,要立足在服務群眾中歷練本領,從最困難的群體入手,從最突出的問題著眼,逢山開道,練就干事創業的“硬功夫”、“真本領”。
涵養“千磨萬擊還堅勁”的底氣,在奮發向上中賡續偉大抗戰精神。近代中國從“師夷長技以制夷”的被動防御,“師夷長技以自強”的主動發展,如今,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接續奮斗、矢志不渝,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山河已無恙,吾輩當自強。新時代青年干部要主動肩負起時代重任,昂首闊步、逐夢前行,聚焦鄉村振興、改革發展、科技攻關等關鍵領域和重點環節,在“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難者進”的堅持中發揚“釘釘子”精神,找準正確方向,抓鐵有痕、踏石留印,埋頭苦干、真抓實干,堅持不懈、久久為功,在新征程中賡續偉大抗戰精神,以新面貌新作為不斷實現新的突破。
(張譯夫)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