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句深富內涵的話語,如同一盞明燈,照亮了中國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的前行之路。在新時代的征程中,保護生態環境、建設美麗中國,已成為我們每個人肩負的神圣使命和共同責任。保護生態環境,建設美麗中國,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指明了方向。從“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論斷,到“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體”的系統思維,再到“碳達峰、碳中和”的莊嚴承諾,中國以實際行動詮釋了生態文明建設的深刻內涵和重大意義。
生態環境,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曾經,我們在追求經濟快速發展的道路上,一度忽視了生態環境的保護,過度的開發、粗放的生產模式讓我們的天空不再湛藍、河水不再清澈、大地不再肥沃。保護生態環境,意義重大而深遠。從宏觀層面看,它關乎國家的可持續發展。一個生態良好的國家,能夠在經濟、社會、文化等各個方面實現協調發展,為子孫后代留下寶貴的財富。從微觀層面講,它與我們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清新的空氣、干凈的水源、優美的自然景觀,不僅能帶給我們身心的愉悅,更能保障我們的健康。
那么,我們該如何保護生態環境,建設美麗中國呢?建設美麗中國,離不開每一個人的參與和努力。從政府到企業,從社會組織到普通民眾,都應當積極投身到生態文明建設中來。政府要制定更加嚴格的環保法律法規和政策措施,加大對違法排污行為的懲處力度;企業要承擔起社會責任,采用清潔生產技術和綠色生產方式,減少污染物排放;社會組織要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引導公眾參與環保活動;普通民眾則要增強環保意識,從身邊小事做起,節約資源、減少浪費、保護環境。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將“聚焦建設美麗中國”作為“七個聚焦”之一,并對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作出系統部署。一系列新舉措新要求,為加快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指明了前進方向。建設美麗中國,是一場持久戰,也是一場攻堅戰。我們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擔當,持之以恒地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讓我們攜手共進,守護好我們的生態家園,讓藍天白云、青山綠水成為美麗中國最亮麗的底色,共同繪就美麗中國新畫卷。
(五指山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機關黨支部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