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文化的旅游就只是行走。
沒有旅行的文化就只是聽書而已。
旅行一定要有意義,一定要好玩,一定要難忘,能看到風景,找到回憶!這樣的旅行才有意義!也就是說,旅行要有文化氣息,樂趣無窮!怎么讓旅行有文化?旅行一定要有文化氣息。文化不代表博大精深,其實很簡單,只要在旅行中注意一些小環節,就會增添不少文化的樂趣。下面我就結合自己的實際,給大家介紹一下我的經驗,大家一起探討:
旅行時一定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攝影技巧,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和歷史,品嘗當地的特色美食,學習一些描寫當地風景的詩歌,這樣旅行才會更有文化!
1. 拍攝美麗的照片,讓自己欣賞并展示給別人。
每個人都希望在旅行中拍攝一些當地的風景或建筑,給自己和他人一種美感。因此,在旅行中學習基本的攝影技巧是很有必要的。下面介紹幾種用手機拍照的簡單方法:
首先,你需要學習基本的構圖。在手機相機中找到九宮格,拍照時,可以將拍攝對象(如人物、花朵、樹芽、建筑等)放置在左側或右側豎線的四個交叉點處。無論拍攝什么,都要在照片上方留出一定的空白。這樣構圖基本就能呈現出美感。
第二就是善用光學原理,方法很簡單,手機或者相機鏡頭不要對著太陽拍攝,拍攝對象要面對太陽,這是順光,拍出來的照片才會清晰漂亮,如果是逆光,景物和拍攝對象都會模糊、發暗。
第三是選擇天氣好的時候,不一定要晴空萬里,但光線一定要好,最佳時間是上午9-11點和下午4-6點。
第四,衣服要鮮艷。衣服的顏色要鮮艷,但不要太鮮艷,這樣才能與春天的綠色色調和鮮艷的花朵相搭配,也能拍出最美的照片。
了解當地的故事、歷史和背景。
每個國家、每個地方一定都有屬于自己的故事,比如地名的由來、當地的故事、風俗的由來,還有一些歷史人物、歷史故事(普通人的故事)、建筑特色等需要了解。哪怕是發朋友圈、頭條,簡單插入一下,也能體現出文化品味,在好照片的基礎上,絕對能錦上添花。
品嘗當地的美食,了解他們的生活習慣。
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飲食特色,比如去歐洲,一定要吃慣西餐,在意大利一定要吃當地的冰淇淋、披薩等,在西班牙一定要吃海鮮大餐,在印度一定要嘗嘗咖喱飯,如果在中國旅游,那就更要好好享受一番了!因為中國是一個飲食文化豐富的大國,從川菜、魯菜、湘菜等大菜系,到各地的小菜系,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飲食文化和飲食習慣。
每個地方的生活習俗也是一種文化,比如去瀘沽湖一定要知道當地的“走婚”習俗,去湖北恩施一定要了解“哭嫁”習俗,不僅可以滿足你的好奇心,還可以豐富你的知識,增長你的閱歷。
所以,到一個地方旅行,一定要品嘗當地的美食,了解他們的生活習慣,這樣,回憶起這次旅程的時候,就會特別有文化。
學習一些描寫當地風景、人物等的詩歌,并順著詩歌的意境去欣賞美麗的風景。
每個地方都有描寫當地風土人情的詩歌或文章,不必試圖全部理解、掌握,但一定要記住一些精髓,結合實際場景和詩歌,這樣會更有文化氣息。
比如,春天體驗農家生活時,可以唱一首《滿園春色擋不住》;賞桃花時,可以唱一首《不知人去何處,桃花依舊迎春笑》;溪邊,可以體會“杏花雨打濕衣裳,楊柳風吹拂面,不覺寒意”,這樣的旅行,豈不更富有文化氣息?
當然我們要記住,文明旅游也是一種風景,也是一種文化!
旅行中聽聽當地的故事,吃吃當地的小吃,了解當地的生活習慣,回想讀過的詩歌,唱過的歌曲,會讓旅行變得更加有趣,這就是文化。
一起踏上文化之旅,再一起走進自然,“詩與遠方”將更加精彩!
圖:網絡
文:網絡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