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健全推動鄉村全面振興長效機制。基層黨員干部作為鄉村振興主戰場,也是新時代基層治理整體推進的先行官,要深入學習領會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以飽滿的熱情和堅定的決心,在潤物無聲的基層實戰中密切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共同開創鄉村振興的美好未來。
夯“人才振興”之“基石”,激“鄉村振興”源源“新動力”。緊抓人才這一關鍵因素,強化鄉村振興的人力支撐,選優配強農村地區“領頭羊”。作為基層黨員干部要始終堅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作為新時代知識分子代表的黨員干部要不斷提升自身能力素質,以適應新時代鄉村振興的需要。要自覺加強學習,不斷提高政策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成為鄉村振興的行家里手。同時,還要積極發揮先鋒模范作用,注重創新能力的培養,勇于嘗試新方法、新路徑,推動鄉村發展不斷取得新成效,帶頭執行黨的決策部署,帶頭參與鄉村建設,帶頭服務群眾,以實際行動影響和帶動周圍群眾共同致富。
固“文化振興”之“軸心”,促“鄉村振興”涓涓“內生動力”。文化建設的發展是鄉村振興工作的重要內容,也一直是鄉村振興工作發展比較薄弱的環節。基層黨組織是推動鄉村振興的堅強戰斗堡壘,基層黨員干部要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完善組織體系,提高組織力。通過選優配強黨組織書記、加強黨員教育管理、開展豐富多彩的黨建活動等方式,不斷提升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要注重培育鄉村文化,傳承優秀傳統,積極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升鄉村居民的文化素養和道德水平。依托村規民約,不斷豐富鄉村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強他們的文化自信心和歸屬感,不斷展示著欣欣向榮的鄉村文明,使積極向上的精神文化在鄉村蔚然成風。
沿“產業振興”之“主線”,造“鄉村振興”欣欣“新質力”。產業的發展是鄉村振興工作的重要基礎,也是解決好鄉村振興一切問題的前提。在新時代背景下,基層黨員干部要勇于創新實踐,不斷探索鄉村發展的新路徑,創造鄉村振興的新質生產力。要敢于突破傳統思維模式和體制機制束縛,積極嘗試新方法、新舉措。通過引進外來資本、發展鄉村旅游、開展電子商務等方式,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力。要加強與其他地區的交流合作,學習借鑒先進經驗和技術,為鄉村發展提供更多可能性。要結合當地實際,發揮地域優勢,推動農業產業升級、農村環境改善和農民收入增加。要通過發展特色農業、推廣先進技術、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等方式,不斷提升鄉村經濟的實力和競爭力,為實現共同富裕奠定堅實基礎。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