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壯闊征途中,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前行的道路。其中,“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不僅是改革的靈魂,更是廣大黨員干部矢志不渝的初心與使命。廣大黨員干部要深入貫徹落實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傾聽民聲以固改革之基,匯聚民智以鑄改革之劍,檢視民愿以驗改革之效,讓改革惠及最廣大人民,讓最廣大人民參與改革,獻謀獻智,共繪改革成功、人民幸福新畫卷。
傾聽民聲以固改革之基。改革之基因民心所向而堅如磐石。“民生所系,改革所依,民聲呼喚改革的方向”。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應”,廣大黨員干部要以“傾聽民聲”為基,將群眾的聲音作為改革的“風向標”“指南針”,通過建立健全的民意反饋機制,將群眾面臨的“急難愁盼”問題、“只言片語”建議作為改革的“行動地圖”,將改革的觸角延伸至群眾所思所盼的每一個細微之處,讓改革成果真正惠及民生,認真做到“群眾指哪,改革改哪”,確保改革始終走在正確的道路上,措施始終精準落到人民需要的地方上,時刻不斷地踐行“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群眾路線,堅定不移地站穩人民立場。
匯聚民智以鑄改革之劍。民智鑄就智慧如海的改革利器。“眾智所聚,金石為開,民智匯聚成改革的鋒利劍刃”。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沒有人民支持和參與,任何改革都不可能成功。”“坐在辦公室都是問題,下到基層全是辦法,高手在民間”,人民群眾中“高手如云”“能手遍地”,蘊藏著無限的智慧和創造力,是改革的真正主體和力量源泉。廣大黨員干部要積極“匯聚民智”,發揮人民首創精神,通過多樣化的渠道和方式,激發群眾的創造力和想象力,要像挖掘寶藏般深入挖掘群眾的智慧,將其融入到改革的方案設計中,用群眾的“金點子”和“好辦法”解決改革中的難題與瓶頸,為改革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與支持。
檢視民愿以驗改革之效。民愿映照改革真實成效。“民愿如鏡,映照改革,檢驗成效在民心所向”。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共產黨把為民辦事、為民造福作為最重要的政績,把為老百姓辦了多少好事實事作為檢驗政績的重要標準。”改革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人民的幸福與安康,因此改革的成效必須接受人民的檢驗與評判。廣大黨員干部需時刻以“檢視民愿”為鏡,梳妝般細致入微地審視改革的每一個細節與成效,通過定期的反饋與評估機制,對于群眾提出的意見和建議要虛心接受、認真整改,確保改革始終貼近人民群眾的實際需求與期望,深入了解群眾對改革成果的真實感受與滿意度。
共繪幸福新圖景,匯聚人民偉力。“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面對新時代的新任務與新挑戰,廣大黨員干部需必須緊緊依靠人民群眾的力量和智慧推動全面深化改革不斷向前發展,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動搖,持續深化改革、攻堅克難。在傾聽民聲中鞏固改革根基、在匯聚民智中鑄就改革利器、在檢視民愿中檢驗改革成效,實現“固基、鑄劍、驗效”,人民與改革共繪新篇章,以更加堅定的決心、更加務實的作風、更加創新的舉措推進全面深化改革向縱深發展。
(廣東省惠來縣惠城鎮人民政府 楊成樟)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