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總主席曾強調,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沒有用先進理論武裝起來的先進政黨的領導,沒有先進政黨順應歷史潮流、勇擔歷史重任、敢于作出巨大犧牲,中國人民就無法打敗壓在自己頭上的各種反動派,中華人民就不能站起來。習總書記的話足見黨史教育的重要性。
黨史教育不僅關乎歷史知識的傳授,更是培養公民國家認同感、增強民族凝聚力的重要途徑。如今全黨同志迫切需要增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信心,要理解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通過深入學習黨的歷史,可以增強黨員干部的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即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通過學習黨的發展史能夠幫助人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促進個人的進步和全民族的思想統一和社會和諧。了解歷史的經驗教訓有助于指導我們當前的工作實踐,讓我們在實際工作中更加科學決策、有效應對挑戰。對于新一代青年來說,學習黨史還可以激發他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可以看出,黨史教育不僅僅是對過去的一種回顧,更是面向未來的一種責任,它對于塑造國民的精神面貌、推進社會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國共產黨在其百年歷程中培育和發展了一系列優良傳統與精神,這些傳統和精神不僅體現了黨的性質和宗旨,還是黨區別于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
首先是對黨的忠誠:這是對黨員的基本要求,一心一意地堅持和貫徹黨的理想信念、性質宗旨、奮斗目標。要求黨員干部要理論聯系實際,強調一切從實際出發,依據中國的國情來解決問題和制定政策。黨史要求黨員干部要密切聯系群眾,“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民群眾是歷史的推動者,是國家的主人,要以人民群眾為中心,依靠人民的力量,維護人民的利益。黨員要時常批評與自我批評,這樣才能保持黨內健康,鼓勵正視問題,解決內部矛盾,是黨永葆青春的秘密武器。要求黨員干部要敢于斗爭,面對困難和挑戰,黨員應勇于斗爭,掌握主動權,推動問題解決。
此外,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了偉大建黨精神的重要性,這種精神包含了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斗爭等內涵。同時,他也指出學史崇德的重要性,鼓勵黨員學習先輩的忠誠大德、無私公德和崇高品德,并將其內化為自己的道德品質。
這些優良傳統和精神不僅是黨的寶貴財富,也是其生機與活力的重要來源。在新時代背景下,繼承和發揚這些傳統與精神對于黨員干部而言尤為重要,他們需以此來指導實際行動,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貢獻力量。
(重慶市涪陵區水利局 伍秋楊)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