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若干規定》,為深化拓展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工作提供了重要制度遵循。基層是貫徹落實黨和國家決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也是服務人民群眾的最前沿。減負,關乎民生福祉、干部作風,關乎抓落實的成效和水平,不能被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攔路石”阻礙。各地各部門要念好“嚴、精、實”三字訣,切實把基層從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束縛中解脫出來,引導廣大黨員干部樹立正確政績觀,有更多精力抓落實。
“嚴”字當頭,真刀真槍破除形式主義。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形式主義實質是主觀主義、功利主義,根源是政績觀錯位、責任心缺失。基層工作最容不得“重形式、輕內容,重過程、輕結果,重表面、輕實質”的形式主義。要解決形式主義問題,真正給基層減負,不僅僅是減材料、減表格、減開會、減督查檢查等,更要將糾治形式主義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堅持嚴的基調堅決糾治。比如,針對有的考核體系設計繁瑣、指標設置過分細化碎片化、分值過度“膨脹”,甚至出現“千分制”“雙千分制”等問題,《若干規定》明確:考核應當化繁為簡,不搞“千分制”。地方和部門要破除傳統思維、路徑依賴,以考準考精考實為出發點,切實優化精簡考核體系、指標和方式,不搞“繁瑣哲學”,把基層干部從繁復考核中解脫出來,騰出精力用到抓落實上。
“精”字為本,緊盯關鍵精準溯源治理。要精準減負,瞅準、盯緊問題所在,以“敢為人先闖大道”的決心彰顯擔當。減負之所以難,在于其涉及范圍廣、隱蔽性高、反復性強,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屢屢變異,層層推諉、層層加碼屢難根治,基層干部苦不堪言。要為基層減負,就要健全責任制度,厘清權責邊界、明晰職責關系、實行權責統一,做到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失職要追究。上級部門不能把自己當成“文件中轉站”,將分內的擔當和責任當作“包袱”扔給基層;對于應當“分級負責”的事項,上級也要大膽放手,尊重基層首創,激發基層治理活力。
“實”字為先,擔當作為涵養務實作風。大道至簡,實干為要。為基層減負,就是為了把基層干部從文山會海、應付考核中解脫出來,有更多時間和精力抓落實、促發展、辦實事。“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壯美畫卷已經展開,要實現這一藍圖,就要以“我是實干家”的姿態踏實推進工作。要讓實干成為自覺,凡是有利于黨和人民的事,就要事不避難、義不逃責,大膽地干、堅決地干,把惠民利民的實事一件一件辦好。要秉持激勵約束并重,堅持“三個區分開來”,將嚴懲加重基層負擔的形式主義突出問題與激勵干部擔當作為相統一,綜合運用容錯糾錯、澄清正名等措施,促進廣大基層黨員干部始終保持干事創業精氣神。
(內蒙古烏拉特后旗烏蓋蘇木人民政府 杜娟)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