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中華民族創(chuàng)造了獨一無二、博大精深的文化。這些文化瑰寶不僅塑造了我們的民族性格,也為我們提供了源源不斷的自信與動力。如今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更應該深入挖掘和講好文化“故事”,以此書寫文化強國的“自信篇”,向世界展示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和深厚底蘊。
講好文化“故事”,是傳承歷史、銘記根脈的需要。中華民族擁有著上下五千年的燦爛文明,從古老的甲骨文到今天的簡體漢字,從雄偉的萬里長城到精妙的蘇州園林,從悠揚的古樂到動人的詩詞……這些文化瑰寶承載著先輩們的智慧和情感,是我們民族發(fā)展的見證和記憶。通過講述這些文化“故事”,我們能夠讓后人了解歷史的滄桑變遷,感受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從而增強民族自豪感和認同感。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歷史文化遺產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寶貴資源,要始終把保護放在第一位。”只有珍視歷史文化遺產,將其背后的故事生動地講述出來,我們才能更好地傳承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讓古老的文明在現(xiàn)代社會煥發(fā)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講好文化“故事”,是展現(xiàn)時代風貌、凝聚精神力量的重要途徑。在當今社會,無數(shù)平凡而偉大的中國人正在用自己的行動書寫著新的文化篇章。從抗擊疫情中白衣天使的逆行身影,到脫貧攻堅戰(zhàn)場上干部群眾的拼搏奮斗;從科技工作者勇攀高峰的創(chuàng)新精神,到志愿者們無私奉獻的愛心善舉……這些都是當代中國最鮮活、最動人的文化“故事”。它們展現(xiàn)了中國人民團結一心、勇往直前的精神風貌,傳遞著積極向上的價值觀念。通過講述這些故事,我們能夠激發(fā)全社會的正能量,鼓舞更多的人在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奮勇前行。
講好文化“故事”,要深入挖掘文化內涵。每一種文化現(xiàn)象、每一件文化遺產都有著豐富的內涵和深遠的意義,只有深入研究、精心梳理,才能將其中的精髓呈現(xiàn)給大眾。同時,我們還要創(chuàng)新講述方式,運用現(xiàn)代科技手段和傳播渠道,讓文化“故事”更加生動有趣、深入人心。比如,利用虛擬現(xiàn)實技術讓觀眾“身臨其境”地感受歷史場景,通過短視頻、網(wǎng)絡直播等形式讓文化“故事”走進千家萬戶。此外,培養(yǎng)一支高素質的文化傳播人才隊伍也是關鍵。他們不僅要有扎實的文化功底,還要具備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能夠根據(jù)不同受眾的需求和特點,創(chuàng)作出有吸引力、感染力的文化作品。
講好中國文化“故事”,對于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塑造良好的國家形象具有重要意義。隨著全球化的深入發(fā)展,各國之間的文化交流日益頻繁。我們要抓住這一機遇,積極向世界展示中國文化的獨特魅力。一方面,我們要加強與其他國家的文化交流與合作,通過舉辦文化活動、開展學術研討等方式,促進不同文化之間的相互理解和尊重;另一方面,我們要善于用國際語言講述中國文化“故事”,讓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國的歷史、文化和價值觀。例如,孔子學院在全球范圍內的廣泛設立,為傳播中國文化、增進中外友誼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讓我們共同努力,講好文化“故事”,書寫文化強國的“自信篇”。讓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在新時代綻放出更加絢麗的光彩,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強大的精神支撐
(八一鄉(xiāng) 劉杰)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lián)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